案例:
在《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这节内容的集体备课时,组里的几个老师认真讨论了本节内容要控制好的深广度,哪些是重难点,学生在预习课文、展示自学情况时哪些问题是能自我解决,哪些是老师必须介入并通过实验、视频等形式加以引导的,也形成了统一认识。可实际情况是,上完这节内容后的习题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以往教学中对“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不觉得很难,因为感觉大家都知道煤粉比煤饼燃烧的要快些。而某B班的作业中,却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块大的固体比块小的固体表面积大(实际上一般情况也是如此),所以颗粒大的固体自然也能加速反应。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不值得去展示的问题,怎么就会成为出错的焦点呢?原因很简单,备课的时候,我们备的是老师的猜想,用的是曾经的经验,而非真正的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由此我想,我们的高效课堂中,是否是我们认为的重点难点才需要我们去讲?是否只有老师的一手包办才能让学生学会这些重难点?旧有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是否能助长我们的教学成绩?
都不是。
无论高效课堂还是传统课堂,
而学生在展示自学情况时,就会不断的把问题暴露出来,出现了认知上的错误或者冲突,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能自学会的,不需要老师细讲;学生自学无力的,才是老师应该重视的地方。也许重难点的确定,有时是发生在课堂进行中的,而非在集体备课时。解决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有学生的自学,有老师的助学,才真正算得上是高效的课堂。而案例中的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备课时未考虑周全,导致此问题未经展示一带而过造成的。
另外,旧有的教学经历,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宝贵资源,但绝对不能成为乘凉的大树。新课程与旧教材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不研读教材和课标,仍然用曾经的知识体系去教学,最后的结果是教师教累了,学生学怕了,成绩下滑了。
还有一种情况,当老师在给学生的展示做画龙点睛的工作时,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去代替学生的工作,既画龙,又点睛,慢慢的由6个组展示变成3个组展示,最后变成一个人的展示,又回到了传统课堂中去了。拿着旧船票,还想登上新的客船,也只有歌词里唱唱罢了,传统课堂已经回不去了,唯有顺应新课程理念,研读新文本,探讨新模式,完善新模式,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上一篇:张勇老师在4月教师例会上的发言[ 04-15 ]
下一篇:徐圣国副校长总结上月“同模同科”赛课活动[ 04-15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