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人:何晓蓉 审核人:严婷婷 编写时间:
班级: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完成等级: 更正等级:
【学习目标】
1、 准确认读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夯实字音字形基础。
2、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把握人物形象,体验诗人对大堰河热烈、真挚的情感。
3、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读诗歌,读准字词,从整体上把握大意
2、细读重点章节,体味鉴赏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3月27日(农历2月17日),浙江金华人。现当代诗人,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他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寄养到一位贫苦农民家大堰河家。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开始读书,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诗人站在铁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绪波动,,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曾经给予他母爱的保姆大堰河,激起了他情感的涟漪,情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学习过程】
基础过关
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并在课文中注音、框出词语,读读背背。
团箕( ) 檐头( ) 瓦菲( ) 冰屑 ( ) 青苔(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叱骂( ) 麦糟( )
牌匾( ) 灶火( ) 碾过( ) 咒语( ) 虱子( )
大堰河( ) 文采斐然 ( ) 炕凳( ) 心旷神怡 ( ) 揠苗助长( ) 蜚声中外( ) 亢奋( ) 百战不殆( )
偃旗息鼓( ) 绯闻 ( ) 引吭高歌( ) 春风骀荡( )
研读文本
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概括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读诗歌,揣摩情感
2、朗读诗歌第四节和第七节,思考:第4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第7节连用六个她“含着笑”,这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朗读第十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体会诗句中几组数量词的作用。
4、艾青写诗前是画画的,所以对色彩十分敏感。色彩的运用能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你来数一数,全诗中用了多少表现颜色的词语?说说他们各自的含义。
拓展延伸
5、本单元中,伟人毛泽东借湘江壮美的秋景抒发他年轻时的革命豪情;戴望舒借雨巷含蓄抒发革命低潮时苦闷与渺茫的希望;徐志摩通过康桥河畔的一草一木表达了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艾青则通过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细节来抒发他对保姆的赞美之情,进而表达对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亲爱的同学,你能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意象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爱意吗?试试看!要求:分节;基本押韵;运用意象和细节描写。
【冥思清单】
今天,我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和不足?
【拓展阅读】
父亲,真爱“找”事
父亲是个农民,在地里忙活了大半辈子。平日无事,总爱“找”事。
父亲啊,你真闲啊!
那次,本来艳阳高照,突然不知老天被谁惹怒了,哭得汪洋恣意。父亲从床上坐起,说:“妮儿,赶紧跟爸收一下芝麻。”雨未免太猛了吧,刚出屋门,衣服就湿透了。哎,父亲呢?只见他飞也似地向东边跑去。一会儿,他回来了。“二宝家的羊拴在沟边,我给他牵回家了。”晚上,二宝流着眼泪来到我家。“叔,谢谢您呀!今年孩子的学费就靠这几只羊……”父亲脸一红,忙说:“举手之劳,不必放在心上!”两人相视而笑,二宝满脸写着感动。
村里那条路,遇到雨,摇身便成了“水泥路”。为此,村民们整日抱怨。父亲没事时就骑着他那辆破三轮,到村外工厂里拉废砖铺路。三个月后,路终于摆脱了“水泥”的命运。走在路上,心里一阵惬意,时常听到村民们对父亲的称赞。父亲,真伟大!
由于村里贫困,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一家又一家的老人与儿童。今年春季,王奶奶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昏倒在地。父亲扔下锄头,赶紧背起王奶奶跑往医院。医生说:“她心脏病犯了,要是晚一点儿命就没了。”父亲陪王奶奶老半天,直到王奶奶不需要人照顾。天快黑时回到家,妈妈一阵数落:“你这人啊,自己活没干完,天天‘找’事,没完没了,真是个‘雷锋’呀!”父亲笑笑,并未言语。
前几天,麦田披上一层金色的婚纱。一会儿随风舞动着充实与喜悦,一会儿齐刷刷地挺着胸膛,与太阳对峙。忙了大半天,这块地终于收拾干净。母亲累得气喘吁吁,想回家凉快凉快。过了好一会儿,却不见父亲的身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父亲正帮邻居装麦呢!母亲又气又笑地说:“这个老好人啊,真拿他没办法!”
父亲一生没有做出什么业绩,没干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什么传奇故事,他就是喜欢帮人家做些什么,在父亲眼里:“举手之劳的事,就一个字——做!”
书上说:“劳动着的人与爱奉献的人才是幸福的。”原来,父亲,您挺幸福的。
父亲,就是爱“找”事。我爱爱“找”事的父亲。
【点评】
标题吸引人,内容感人。文章标题看似平淡,其实寓“赞”于“怨”,颇有韵味。首先,标明文体,显现角度。一看标题,就知道是记叙文,是从父亲爱“找”事的角度来切入主题的。其次,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标题乍看好似对父亲有一种抱怨,仔细阅读文章,其实父亲是爱做善事。
众星托月,形象突出。替人牵羊,二宝感恩;义务修路,村民称赞;背人就医,医生肯定;帮人装麦,妻子微怨。众星托月,父亲形象更淳朴,更高尚。
组长点评
该学案设计规范,目标具体明确,学法指导到位,既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良好习惯,又注重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为学生搭建提升能力的梯度平台。
特别是问题设计,别具匠心。整体感知,粗放设问,引导学生整体的把握诗歌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感。精读诗歌,重在品味鉴赏,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咬文嚼字,体会诗人选取意象、细节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运用取得的巨大艺术感染力。问题指向性非常明确,而且切入点小,富有新意,容易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引发思维的碰撞!最后的“拓展延伸”和“拓展阅读”很好地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既是对文本阅读的深化理解和运用,又是对学生生活的关照,书写人生,抒写真情!
这样的精心设计,让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有激烈的唇枪舌战,更有深情的朗朗书声,生活的诗意表达……不只有理性的思维碰撞,更有情感的交流或共鸣,唯此我们的语文课才是一场充满诗意的生命之旅!
当然,我们的探索不应止步于此。比如“拓展阅读”可否选择更为经典的,更能够体现细节传情、细节动人的大家之作呢?我们会继续奋进,精益求精。
上一篇:14-15上高二语文晒学案[ 12-24 ]
下一篇:14-15上高三语文晒学案[ 12-24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