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17-选3-016 选修3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
编写人:陈平年 审核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编写时间:2017-03-22
【学习目标】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重难点】
1.重点:雅尔塔体系。
2.难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问题链接】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P86页第1子目,掌握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学会评价该体系。
2、 阅读教材P86页第2子目,列举美国强大和西欧衰落的表现;
3、 阅读教材P86页第3子目,掌握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时间和标志。
二、合作探究:雅尔塔体系形成原因及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曾经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住会使同盟国分裂。”
问题1:.材料1中的“共同敌人”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图片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2 ……杜鲁门总统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问题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
材料3: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1943年丘吉尔在在德黑兰会议期间对战后形势的描述
材料4: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材料5:在战前欧洲的主要国家中,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已显示出不过是一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在一场均势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法国仍然受着它在1940年在军事上和道义上的崩溃的折磨。没有一个国家有可能或手段从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彻底瓦解所直接造成的真空中捞取好处或去填补这个真空。
——德里克W厄尔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政治》
问题3:材料3中丘吉尔为什么能有这样的预见?根据材料3、4、5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材料6: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材料7: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其以武力协助中国达成在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条约集》
请回答:
问题4:材料中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8 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李世安《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再论雅尔塔体系》
问题5:根据材料8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设计思路及反思:
选修教材除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外,更注重学生通过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涉及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涉及导学案的时候,主要通过材料题显现考纲中的重点问题,这也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时的基本要求。
国际关系中要反复给学生灌输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
评价历史事件一定要二分法,方法熟悉,灵活掌握。
上一篇:【历史】突破思维拐点, 促进有效理解 代述文[ 05-31 ]
下一篇:【六个研究】【高二数学】选修模块4-4 参数方程教研自修版讲义[ 05-3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