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林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由一线三面构成。一线即人地关系为主线;三面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要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是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一方面要了解人地关系的内涵,百度定义为“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而改变的,或者说,它取决于人类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最后一单元阐释人地关系的演变与如何实现人地协调。另一方面要知道人地关系的现状,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等出现空前的紧张。
二是挖掘教材人地协调素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地地的协调,即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统一演化的,高一阶段教师着重引领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的形成。高二阶段,在高一认识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信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如必修二的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标准可通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调查远安县城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另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知识模块中“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集中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再结合学生所获取的资料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制定班级爱护环境的守则,同时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人地协调观点深入他们的心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必修三的知识模块“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通过了解案例中的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与必修二相比,必修三更侧重于利用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应用到家乡的相关问题中,其中又十分强调因地制宜原则,而因地制宜也是属于人地协调观点的一个表现。高三阶段主要是观念的内化,并在做题、答题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目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习过程中只重记忆、缺乏理解,二是只看局部,不看全面,难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三是缺乏思维的逻辑性 ,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要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教育规律,由简入难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是注重知识思维导图的构建,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以便熟练运用。
三是从生活实际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维能力。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
四是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培养学生各方面地理思维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的现象和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 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图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读图和分析图的教学,从读图的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的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是引导学生由“建模”到“废模”,培养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维。“熟能生巧”的原因就在于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但完全受制于思维定式的影响,也容易出错或者遗漏答案要点,从而影响学生得分。如“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汛期、结冰期和含沙量四个方面分析表述,在分析黄河的时候,上中游还要分析水能,部分河段还有考虑凌汛。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一是多使用图,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用图习惯。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图与图、图与文的转换能力(目前在高二阶段要重点强化)。三是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首先是要走出去,走出去进行实地观察。观察是能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并且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特别是野外观察,不但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增强了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从而保证了地理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习“水资源”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担任“调查员”,在课前调查自己家里的用水情况,并制定家庭的节水计划等。其次针对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的间接性,使学生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进行观察,这就给学生们认识,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带来很多的困难。最后,利用假期导学案,引领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QQ群和微信进行适时指导。
知识的掌握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素养的积淀与显现犹如罗马城的建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利用教材素材、身边的事例,逐渐引领培养,同时在学生学业评价时,也可以从学科素养的几个维度进行。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路上。
上一篇:远安一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建议[ 01-12 ]
下一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01-12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