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 ] 历史理解,历史语境,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因其宏观大略的解释让我们无法理解其内涵差别。阅读学习了《历史教学》第六期《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的文章,对历史理解的含义约略有所领悟。
历史因其发生在过去,对于今天的认识者而言,就好比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天然铸就了一种似乎难于逾越的“文化距离感”,显示的认识者不可避免的以普世化的现代性、理性原则或现代的价值标准去批判苛责历史,将历史现代化。为了克服这一古今之间的认识沟壑,历史主义主张历史理解从以下两个层面认识中去达成。从技术层面,对于原始史料进行严格检视的实证性研究,专业化的技艺处理文字、实物、音像、口述等各种形态材料,形成历史理解的基础。另一方面,从精神和意识形态层面跨越过去于现在之间鸿沟,对严格检视的实证性史料碎片,以“同情”式的理解拼合成血肉丰满,真切实质形的整体想象,复原历史语境,建构有关过去的知识系统。
这一过程是基于全面把握史实之上,以严谨的态度合理构建对过去的想象性认识。这一过程中,认识者虽居于现实之中,却又神游穿越到历史中,犹如漫步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亲眼目睹”过去所发生的的种种情势,细微倾听当时的声音,体味揣摩古人所思想象,所作所为。正是由不这一穿越互动,认识者最终获得了复原历史语境,再现过去,贯通古今的认识灵感。因此从技术层面认识了碎片式什么,从精神层面复原想象构建了碎片拼合出来的历史是什么样子。
这一过程犹如拍摄一幕古装片段。需要复原当时所处的时代风貌、人物服饰、各种器物制式、语言习惯、人物性格、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建筑风格等各种设计的相关要素。每一要素都需经过实证性研究,并对这些要素按照编剧和导演对过去概念和框架拼合出想象出来需要表达的场境。浙西要素有些是实物性的,例如服饰、器物、建筑等。更多的是以文献形式表达的,例如场景、预言、人物性格、礼仪等。
即使如此,由于“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逃避残余断片,以窥测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塑之眼光与精神,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表一种之同情才可以真了解”。
综上,历史理解本质上是强调历史的看待问题的态度与方法,防止以现实的评价标准盲目的进行历史评判,以评判取代历史理解,遮蔽历史真相。
《百家讲坛》栏目正是以神游古代,深入浅出的口吻带领观众一起穿越现实,拉近了观众的历史“同情”感,取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更多运用了历史理解。例如易中天《品三国》关于草船借箭的讲述原文如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当时孙权屡屡向曹军挑战,曹操却“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便亲自乘了一条轻船,从濡须口驶入曹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是孙权来了,是孙权要请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以身见吾军部伍也),便下令各军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的船队“舟船器仗军务整肃”,在曹营前大约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回去的时候还转了一个圈,对着曹军击鼓奏乐。“鼓吹”了一番。所有这些,曹操都看在眼里,不由得謂然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不过《魏略》却另有说法,说当时孙权来看曹营。乘的不是轻船,是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下令掉头,让船的另一边也受箭,使“箭均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事被后来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这一段描述,更多运用了历史理解,通过多方史料实证(楷体字部分),还原历史场境,理解当时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刻画了孙权和曹操丰富的心理世界。
以罗马法为例,谈谈历史教学中怎样通过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材料一、罗马能够征服意大利半岛,而诸希腊城邦能够统一希腊本土,更不用说巴尔干半岛了,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两者地形显著不同,希腊到处是重叠山脉,而意大利却只有一条南北走向,中间没有横断山脉,不难翻越的亚平宁山脉,意大利半岛没有陷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区,更易于统一和保持统一。 ——《全球通史》
材料二、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普遍使用铁器,农具普遍使用铁器制造。同时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农业手工业发展,罗马集市贸易也有显著发展,罗马广场没八天举行一次集市贸易。 ——《世界上古史》
材料三、相传公元前494年当贵族与沃尔斯奇人、埃魁人战争需要平民援助的时候,平民全副武装的离开罗马开往“圣山”。迫使贵族承认平民所选“保民官”,根据当时法律保护平民不受非法迫害。 ——《世界上古史》
材料四、罗马对待意大利其他民族做法很开明,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公民权,其余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人都享有人身自由。
——《全球通史》
材料五、文化方面罗马人的主要成就十八城市文化连同他所带来的一切扩展到中欧和西欧。城市使人拥有人身所舒适的公共澡堂,令人愉快的公共剧场,以及住宅区,公共市场和商店。这些城市构成了帝国文化基本细胞。 ——《全球通史》
材料六、必须说,是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和古希腊的思想工具合伙创造了深远影响现代民法的罗马法,两者结合为“拎起”人类务必庞杂的生活关系设计了非常实用的“把手”。在宏伟的大陆体系中,古希腊、罗马和日耳曼思想各占一定份额。正是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有如被造好的亚当,前者得手轻轻触及后者,被触及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进而影响诸多后世来者。——徐国栋《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
材料七、基督教还保证拯救信徒的灵魂,但是他不是通过许诺一个星光灿烂的来势,而是同基督本人复活所预示的个人复活,使信徒醒悟过来。……因而在旧秩序的法律和哲学日益落后于潮流,日益行不通时,基督教为弱者和地位卑微者提供了顺应潮流的东西和希望。
——《全球通史》
材料八、也许罗马人在思想上重要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前后《十二铜表法》,这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在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私有财产可能被没收。……若遇到这种情况,该运用什么法律?多次审理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运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制定了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全球通史》
以上材料试图从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思想、政治、与希腊的关系等多个维度提供更为全面的语境来带领现实人神游古罗马的社会世界,感受罗马法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
培养历史理解能力的材料和历史教学中材料题有一定的区别,历史试题中材料通过不同材料以期解决一组问题,功能性强大。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理解能力的材料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更为丰富的语境来达到理解一个问题的目的。以往常常强调“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看待历史现象”其实本人认为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只是今天以学科素养的要求和标准来落实到历史教学,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加强了历史理解的历史研究的地位辨析了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内涵。
上一篇:【历史】学科培训,武装跟进(凃天龙)[ 12-28 ]
下一篇:阅读[ 12-28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