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由于“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一切,因而作为研究对象(客体)的“历史”具有了一个突出特点——研究者根本无法直接面对研究对象。事实上,历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并非真实的历史存在,而只是历史存在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史料中介,如文献、文物、遗迹、社会习俗等等。这些史料无论多么丰富和真实,其本身却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也不会自己说话。所以,“历史”必须要通过历史学家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思维过程的结果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深深打上历史学家烙印的一种历史认识,也就是史学。史学就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解释。西方史学理论界普遍认为,在历史认识领域,历史解释是无处不在的,并出现了以克罗齐、柯林伍德为代表的理性解释观,以波普尔、亨普尔为代表的覆盖定律解释观。由此可知,高中生主要的学习对象历史教材仅仅只是编撰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而已。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考试考教材”的影响,往往把历史教材等同于“历史”,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历史”,从而混淆“史实”“史料”与“历史”,对于历史做不出自己的解释。因此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历史考试中,“历史解释”的培养也很重要。2016年高考题中对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考察非常多,最为典型的是选择题26题。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由“偶有失误,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失误行为会被史官如实记录。关键要在A与D中进行取舍,D只是对此事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本质问题的反映,所以要选择A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官僚集团、君主的个人品质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出书本外,从多角度看待、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如果没有“历史解释”素养,拘泥于教材,这样的题目很难做对。
根据叶老师的解释,历史解释的表现有四点: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导学案上设置解释类问题。在基础知识之外,多引导学生,教材为什么这么编写,为什么这么编排。让学生懂得,教材上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大众观点,并不一定是最佳解释。新老教材的比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1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在日积月累的分析解释中,学生会慢慢从教材中走出来,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看到一段历史材料,不是单纯的去记,而是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时,这个学生就真正具有了“历史解释”素养。
2、在校本课程中可以开设“百家讲坛”“历史人物新说”类型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书籍收集著名历史人物的资料,给予历史人物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以“袁世凯”为例,人教版必修一中只有寥寥数笔,“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袁世凯是奸角”的印象。学生多收集一些资料后,对于袁世凯就会有全面的新的认识,会认识到袁世凯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3、在政治课、历史课中逐渐渗透。文史哲一直都不分家,我们经常采取哲学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中,常用的哲学原理有这些:(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3)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4)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7)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原理,让学生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
上一篇:【历史】高二历史学案二次转型(肖明发)[ 09-16 ]
下一篇:【历史】以教材为主载体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蔡玉珍)[ 09-22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