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人,要有点素养”!那么,究竟社么是素养?素养不等于素质,也不等于涵养,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以为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自己、如何做人,培养他们适应未来复杂社会的各种必要的技能、心理承受力、生存能力以及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夸张点说这就是新高考形式下的生涯教育。
每个学科的内容和特点不同,所以每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也不同。那麽,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这样解读: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无独有偶,上世纪后半期,英国历史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这对我们当前提出的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分析16年历史高考题,再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我愚以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低到高达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具有基本的时空观念。这是高考必定考查的学生基本历史素养,如2016年全国卷1第28、29、30、31等小题,题目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时间点:“19世纪中期以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等,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时空观念,那么就可以依据时间排除一些选项。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高一学生甚至部分高二高三学生所欠缺的基本历史素养,所以我们必须从高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帮助他们建立历史分期文件夹。
第二层次:具备基本的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这是新高考必考的学生历史素养。如选择题24题最后直接设问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25题“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26题“此事反映了”、27题“这一变化有助于”、32题“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33题“这说明在当时英国”等用语,均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对历史事实或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第三层次:形成初步的历史思维品质。这是历史教育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也是新高考必然要考查的学生历史素养。如2016年全国卷1第40题、第41题等,都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历史学科素养。第40题第一问设问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品质,那他们必然会联系清朝中期的社会状况,从政治(包括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等)、经济、科技等角度展开思维、组织答案。41题设问是“围绕制度构建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学生一旦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思维品质,就一定能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从多角度、分层次论证。
第四层次:能够有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自主探究历史的能力,甚至质疑教材里面专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历史假说并寻找相关史实予以论证,即自己“做历史”,这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最高境界。上世纪后半期,英国历史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他指出,传统教学中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学科专家结论的看法是错误的,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是学科专家的探究模式,我个人以为他的观点很有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掌握历史知识如何得来的程序性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会“做历史”,进而能够理性地认识过去。
个人陋见,仅供大家消遣。
上一篇:【历史】关于导学案二次转型的几点思考(翟达金)[ 09-16 ]
下一篇:【历史】远安一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建议(凃天龙)[ 09-16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