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五大方面。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隐性。2016年高考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大多数题都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特别是作为高考改革试验田的第41题——即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其视野开阔,贯通中外,立意高远,直面热点。与往年给出观点予以评价、评析、探讨所不同的是,今年的41题“稳中求变”,让学生先提出见解,然后论证说明,从“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 角度更多,开放度更大。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立足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不回避核心考点。
2016年文综历史试题,完全符合考纲要求,未超出考试说明内容,主体鲜明,重点突出。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问题的探究性,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看似容易,实则易错,平中显奇。如第25题,该题隐性考查汉代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特征与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的区别。
今年文综历史试题,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并不回避核心考点,如第24题儒家思想的考查,在2015年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今年变换了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再如第32、33题,2015年和2016年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古罗马政治和近代英国政治。
2、注重情境化命题方式,体现新课标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念。
情境化命题彰显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点。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新问题,这种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规避一纲多本下易出现的公平性问题。
2016年文综历史试题,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特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新情境题,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综合思考后才能作答。尤其是第24题画像砖图片题和第34题国际组织表格题,不仅增加了试题的新颖性,而且提升了试题的难度,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3、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
今年的历史试题,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考查全面,“能力要求”层次性强。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例如第25题,以汉代画像砖图片来设置情景,考查汉代小农经济与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的区别与联系,考生只有在认真分析题干材料和仔细观察画像砖图片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再如第40题,该题以当前的热点“人口问题”为背景材料,重点加强了学科内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考查,最大限度地考量学生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性。
4、显性考查热点问题,重视学科教育功能
2016年的历史试题 不回避热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问题,加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链接,直接或间接地大面积考查一些重要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的特点,凸显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人文情怀与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跃然纸上。如24题儒家思想的考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2015年对儒家思想考查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第26、27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宋、明时期的政治制度,第32、33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和近代英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这四道题集中考查了制度创新与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了以史为鉴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历史观、法律观,间接渗透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第29、30题体现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热点,既让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专制统治导致的落后,也让学生牢记日本侵华的罪行,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第40题以“人口问题”为背景材料,呼应了当前社会开放二胎、人口老龄这一热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总之,2016年文综历史试题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开放性,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区分选拔、教学引导和价值导向功能。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高考试题
2016年高考题虽然考点主干化、材料朴素化、界面友好化,部分材料更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其考查的角度和落脚点却往往出乎师生们的意料之外,与学生答完之后的轻松相比,对完答案之后略显沉重,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1、2016年高考试题,从材料的呈现形式上看,越发具有朴素性和亲和力,没有“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没有“深藏不露”的图例和关键词,也没有“字数繁多”的文字材料,界面友好,通俗易懂,几乎没有阅读障碍。所以学生考完之后,感觉良好。阅读障碍较少。试题选用的材料浅显易懂,阅读时不至于艰涩困顿,举手无措。当然感觉良好与选择正确是两码事!所以要想得高分,恐怕需要“轻轻的拿起、重重的放下”!
2、能力考查没有过分拔高,比较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是在对学生水平精准判断的基础上而作出的标高,有效控制了试题难度。
3.命题以考纲为依据,未超出考试说明内容。考查的都是教材主干知识,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出现,审题和做答没有陌生感。考查主干知识,不追求考点的全覆盖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一些高频考点如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罗马法、等变换角度、反复考查,
4、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处设计题目,关注现实,联系实际,紧跟时代主流,所考知识点不仅都是课本重点,大多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如24、29、30、41题等。试题的考查服从于能力和素养,不避热门、不考冷门,凸显历史韵味。
三、焦点转移的高考复习
高考在变化。通过高考所反映出来的复习备考、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是令人惊讶的。例如学生历史常识、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匮乏、时空观念的错乱、概念的模糊化、知识的零碎化和污染化、方法的单一化、思维的简单化、跑偏化和零和二元化、阅读的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等等。反思当下,展望未来,真的是时候对以教师为中心,以“题海战术”为方式,以三轮复习为模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进行深刻反思和大胆改革了。
1、复习主体:坚持生本教学理念不动摇
(1)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等同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情感体验不等同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认知水平不等同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社会阅历更不等同于学生的社会阅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复习模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落实其学习主体地位,真正的参与对知识、能力、素养的体验。坚持我校生本教学理念,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特别是在高三复习的环节,以教师为本的现象更加严重,高三年级更难坚持。
(2)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一个阅读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的时代。看似信息量、阅读量大了,然而深度和广度的阅读特别是文本的阅读非常欠缺。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和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升反降!所以应该重视和鼓励学生的文本阅读,尤其加强对片段文字的深层次解读能力培养。
2、复习方案:从以本为本到纲本结合
一方面,要捕捉来自高考的“引力”,包括“立意”、“分布”、“思维”、“时代”等,解决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如何应对”的问题。即优化高考复习的方案。做到以下三点:
(1)以考纲为依据——不要“瞎跑”,在考纲要求范围内深化知识。
(2)以教材为根本——不要“裸奔”, 以考纲为标,以人教教材为材料学习,分析考纲要求。
(3)以真题为载体——不要“跑偏”,加强对全国卷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关注考查主要知识点、深度。
3、复习内容: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活
(1)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
高考是与高考试题对话,也是与命题人对话。适当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观点等,对高考的复习备考、核心素养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
(2)关注社会生活
在教学中要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常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历史学习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从关注史实到关注认知,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高考已经主要不是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简单记忆了,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唯其如此,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能才能得到落实和发挥。
4、复习安排:从注重强度到注重素养
在今后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核心素养都一定是新万博软件2018 、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素养与进度的关系、复习与练考的关系、资料与教学的关系、命题与讲评的关系、学科与学科的关系等。拒绝高强度的“题海战术”,改变以三轮复习为模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
上一篇:【历史】 思考日记[ 09-07 ]
下一篇:【历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 肖明发[ 09-07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