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个研究,高三必须密切关注《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高一高二,着重研究教材文本,研究学情,把研究学情作为一切教学行为的起点。
六个研究,目前有这样一种倾向须深思:就是一味“盯着高考抓教学”。高一高二语文教学中须谨防这种应试教学的“复辟”。这种思想的惯性太过强大了,归根结底,我们太在意眼前的考试了。
具体表现为:
①动辄删减课文,认为有些课文与考试无关。有些课文,特别是现代文篇目,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其进愈深,而其见愈奇”,不宜浅尝辄止,深入思考挖掘,意蕴丰厚,学生会学的意兴盎然。
②牺牲课文学习质量,匆匆赶进度,厚重的课文简单处理,以讲解点拨代替学生展示,为联考统一进度削足适履,课本只要上完就心安理得,“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过去夷陵中学等名校高三上学期,大家都在进行考点复习时,人家还是好整以暇,按部就班的上课文,从来就没乱了方寸。而现在,有些学校高二没结束就上完了新课,甚至恨不得高二上学期就结束高中课程,进入高考一轮复习。
新课教学就真的没用吗?其实不然,新课教学、课文教学虽然不直接指向高考,但渗透着、蕴含着最为复杂的语文心智活动: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质疑思辨,个性见解,这些都是直接培养语文的悟性和灵性,提高语文素养的,是间接指向高考的,与高考能力立意是一致的。
复习时间越长就越管用吗?一轮、二轮、三轮……旷日持久,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兴趣渐渐被磨灭,语文从此与文章无缘,每日接触的都是支离破碎的考点。
③该写作文了却不写,认为作文是教不出来的,总认为作文教学耗时多,收益小。现在看来,一次大作文可能耗费4、5课时(作文导学案预习一课时、展示一课时、写作一课时、评讲一课时、有时年级范文集赏析引路一课时);
④对全国卷阅读、诗歌鉴赏赋分加重视而不见,这些重头戏,恰好需要前瞻意识,从高一做起,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形成较为全面纯正的语文素养;
⑤全国卷考查的文化常识,本意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适当了解传统文化,再者文史不分家,不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识,阅读起来就会有不少障碍。而这一信息已出台,学究们极尽百度搜索之能事,君不见,为了这可怜的3分,上百页的《古代文化常识手册》已经出炉,越来越细。我看可以和“二十四史”中的“食货志”“职官制”“仪礼制”等专志媲美,肆意加重学生负担。我们在教学中,希望能谨慎。
愚以为,教师在复习整理时,须有眼光,披沙拣金,以简驭繁;二是教师在新授课中,在学生预习时,引导学生关注书本文化常识,适当延伸,平时点滴积累;三是平时文段训练时,不只是讲题目,要当做文章、课文来学(在此,我们可以颠覆“课文”的理解,凡一切文质兼美的素材,都可以当课文来教),“盐在汤中”,在文言文阅读中带动积累文化常识。原来高三文言文训练师,隔段时间就会整理成“趁热打铁100句”,就是很好的做法,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四是可利用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初赛,全面普及常见的文化常识,将考点复习渗透在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
⑥全国卷考查理解性默写,初衷是好的,防止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但到复习备考这里,就成了猜题押宝。高一高二也过早聚焦于此。为对付这道题目,耗费无数早自习背诵,检查默写,逐一过关。
我始终提倡:早自习不宜在背诵上陷入胶着,时间给的越多,越容易使学生挥霍浪费磨洋工。早自习必须“大容量、快节奏、高频率”,内容细化,及时切换。早自习是要有朗朗书生,但在学生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终日就在为高考那几篇背诵篇目读的口舌生疮,实在是得不偿失。早自习,应提供学生诵读的“自助餐”,不断以新内容、大容量刺激学生的神经,挑战自己记忆力。我还是那句话:博闻强识,是最好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二轮复习之小说阅读策略探究[ 04-01 ]
下一篇:导学案二次转型[ 04-0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