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教学的主旨一方面是追求高考升学率,另一方面在于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功能,生活史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素材。在教学中,要渗透与融合多元史观,统整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思维,提升教学的价值立意,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史观是观察、阐释历史的角度和立场,多元的史观思维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阐释和理解历史,将多元史观进行融合与渗透,有利于对历史形成系统化、深刻化、多元化的认识,防止生活史教学的表面热闹、肤浅与凌乱化现象,既深化着生活史学研究的内涵,也会提升教学的价值内涵。在生活史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是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的角度考察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近代化史观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角度来看待各地区的变化与发展;社会史观主要聚焦社会变迁中“人”方方面面的变化。教学可尝试将这三种史观进行有机的融合与渗透,以全球史观为着眼点,近代化史观为核心,社会史观为落脚点,在三种史观的引领下,提升教学目标的教育价值。
在生活史的教学中,既要避免漠视史观的引领,也要避免牵强附会式的灌注。对于本课内容的教学,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教师刻意追求表面的热闹,堆积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材料,依次展示各条铁路路线,但却仅停留在供学生观看、鉴赏的层次上,没有上升到史观的高度进行理解,更没有体现出对“人”的关注,不仅没有促进学习思维的深化,也没有提升生活史内容的教育价值。还有的教师在展示几条近代铁路后,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就直接抛出史观,称这就是近代化史观或者是生活史观、全球史观等,学生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史观。这种机械的灌输,违背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认知规律,是不利于提升教育价值的。
史观不是空洞的,而是紧密依托和渗透在教学内容与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中,运用了下列材料,以达成三种史观的自然融合:
材料1:清末,铁路开始改变人们的行为与观念。连接南北的卢汉铁路、津浦铁路先后贯通,人们渐弃运河行舟,改乘火车。由于火车售票时不分性别,男女杂坐同一车厢的情景也就见怪不怪了。……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行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服务。……山西大同的传统婚俗极具三晋特色,婚俗仪式繁琐复杂1 91 4年,平绥铁路修竣通车,大同婚俗遂为之一变:“(删)旧习之繁重,行文明之结婚。”
——王方星、董强《铁路与近代时尚生活》 材料2:以铁路为网络、沿海商埠为销售指向的近代煤炭销售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这一销售体系的基本形成表明近代山西煤矿业的发展不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向外的,近代山西煤炭市场已被纳入华北、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范围内。
一李丽娜《铁路与山西近代煤矿业的发展》 经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以及联系教材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铁路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如果从近代化史观角度会看到,在铁路与火车的电光火石之中,机器战胜了人力和水力一、风力,现代交通战胜了传统交通,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同时,政府也在顺应着这股潮流,如晚清政府在1903年12月奏准颁行的《重订铁路简明章程》,进行经济立法等,这同样在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从中我们看到了经济、思想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新旧交通方式呈现出新旧杂陈的复杂状况,也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性和长期性。 从全球史观角度会看到,中国就这样被卷入到世界的铁路大潮中了,这既是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也是世界工业文明冲击中国古老文明的表现。中国的铁路交通进步是在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列强要把中国更深地卷入世界市场,中国有识之士希望紧跟世界潮流的背景下,不断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加强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但也保留着自身的特色,体现出文明碰撞过程中的多样性、包容性等特征。从生活史观的角度看,铁路修筑,改变着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人们出行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婚姻观、女权观、时间
观、安全观等都会受到冲击,也带来了传统职业的衰落和新兴的职业与阶层力量的壮大。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不同史观的“交集”与融合,透过铁路看近代中国,在不断融人世界和促进自身近代化的同时,平民百姓“人”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是受益最大、最受关注的现象。通过不同史观的渗透与融合,既有利于深化对生活史内容的认识,便于学生在更宽广、更深刻的领域认识生活史,也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高屋建瓴式解读,提升了学习内容的教学价值。
生活史内容是翔实而丰富的,生活史的教学也应是多元而深刻的。在生活史的教学中,通过对“课标”的科学解读与有效处理,对乡土史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对史观的自然渗透与融合,能够实现探究形式的丰富化、内容的情境化、主题的深刻化,可以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生活史的教学价值。
上一篇:【历史】革命史观不能等同于阶级史观(代述文)[ 03-23 ]
下一篇:【历史】“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比较(凃天…[ 03-23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