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高效课堂”的讨论,是历史教学改改的核心问题,新新万博软件2018
走到今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都得到大大提高,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真正做好,特别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严重,虚假的合作、探究充斥课堂,热闹有余内涵不足,鉴于此,我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借助历史情境,感悟历史细节后提出问题
对于跨度大、线索繁杂、教材又仅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简单罗列内容,往往被称为历史课中“鸡肋”课型,例如必修二中的《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等。对于这类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现象,明晰历史脉络外,更应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提问,问题不在多,力求突破一个重点或者一个难点就好。设计问题的前提必须让干巴巴的重难点知识丰满起来,把知识放到当时历史语境中,通过增加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不但有认知把握,还必须有内心的感受。通过真实客观的历史来解释历史,思考人生,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一个目标。
例如《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变化》,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很简单,“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o如果单纯罗列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表现,提问一些识记性的问题,学生毫无兴趣;但如能让学生感悟到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变化的艰难,学生就会明白这种变化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能充分认识到其变化后的影响又是多么的了不起。设计如下:
《李鸿章十七年的等待》
第一组材料:李鸿章要求修建铁路的艰难上书过程:
1 867年1 2月,李在奏折中写道:电报、铁路、轮船和机器——外洋强力之所在——中国也可以采用…
1 872年,李鸿章致电丁日昌,明确提出:“俄人坚拒伊犁,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o"
1872年,朝中士大夫:“闻此言者,鲜不咋舌。”
1875年春,李见奕{斤,复请其乘间为两宫言之,渠(奕诉)谓两官亦不能定此大计。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 1 881年,李怂恿淮军将领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刘、李顿时成为“疑似汉奸”,朝廷下谕:“铁路断不宜开……刘铭传所奏,着无庸议。”
——邢超《致命的倔强》 第二组材料:近代史上很荒唐的一幕——马拉铁路:
刘铭传的奏折虽然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还是没有通过,既然明修栈道不行,那就暗度陈仓,1 881年李鸿章在自己的辖区内自行修建了一条只有9.7公里的唐胥铁路,要把开平矿务局的煤运出去,这一年,正是蒸汽机车发明者乔治·斯蒂芬逊百岁诞辰纪念日,在西方第一条铁路诞生后的第56年,大清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而这条不足1 0公里的铁路,竟然还是在瞒天过海的情况下悄悄完成的。但是这条铁路(唐胥铁路)修成之后没有运行,这主要是当时的顽固派们言之凿凿,振振有词:
“机车直驶,震动东陵,喷出黑烟,有伤禾稼,惊耳骇目,鬼神呵谴o"(铁路破坏风水,震动祖宗龙脉,人心惶惶啊等等)
一黄一琨《唐胥铁路之铁路与皇陵》 连中国当时最掌权的军机大臣和皇帝的老师翁同铄对铁路都视若洪水猛兽。
顽固派有的甚至说,当时太和门失火就是“天象示警”,铁路坚决不能修。
——邢超《致命的倔强》 第三组材料:艰难的求建铁路梦终于得以实现
1888年李鸿章为促发慈禧对铁路的兴趣,动用海军建设军费修建了一条名为紫光阁的铁路,建在皇室居住的北中南海内,长约3里,让老佛爷亲身体验下。
1 889年5月7日,慈禧太后终于做出决断,下发谕旨说: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但冀有利于国,无损于民……即可毅然兴办,勿庸筑室道谋”o
——邢超《致命的倔强》 随着学生走进了那段艰难的历史时期,深
刻感悟到变化的艰难,教师此时再提出问题:李鸿章的铁路梦缘何一等就是17年?
我认为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才会深刻体会到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讲,观念是最难改变的,也是最重要的,这比反复强调艰难之变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要实在的多,学生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终于发生了些许变化,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多么的不易,这种从历史中看到的“影响”远比教师反复强调的“影响”更真切,学生也不会一看到李鸿章就想到卖国贼、不平等条约等字眼。
2.讲清历史概念、专业术语和抽象的理论后再设置问题
现行高中教材,语言是高度概括的,而且很多都是用抽象的概念概括的,并且只提供结论性的陈述,也不乏理论性强的法律、科技、经济学等知识。这样的知识教师如果不讲明白,让学生融入历史、探究历史是没有道理的。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设置开放性问题
一些教师往往容易从传统的视角出发,深陷“复制性思维”,难免从单一的固定的角度看问题,而从多角度研究问题,乃是“创新性思维”的开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特别对于耳熟能详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更要设置出一定的思考空间,使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才不至于禁锢学生的思想,探究问题才可能真正具有探究性。
例如必修二《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讲到海禁政策,一般会通过很多材料和史实分析得出,海禁政策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导致的。但是,汉唐时期的自然经济不是更甚于明清吗?提供明朝几段史料,让学生自己来探究:汉唐时期的自然经济更甚于明清,为什么汉唐政府没有采取“海禁”政策?据此思考海禁政策形成的原因。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追求的是事实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必须依据史实来进行思考,不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是不能进行有效思考的,如果教学中体现不出学科特色,有效问题就无从谈起。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足够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再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活动,这才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若教师做不到解释清楚教材中涉及的问题,无论设计怎样精彩,都不会形成适合学生的有思维含量的有效问题;而多角度思维无疑是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历史】初分科后的高一历史教学(2)(蔡玉珍)[ 03-23 ]
下一篇:【历史】革命史观不能等同于阶级史观(代述文)[ 03-23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