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在《历史学科与历史素养》一文中,对历史学科素养这样表述:“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如果说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源泉,那么,学科能力就是依托,是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保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感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科学认识,从而真正起到“读史明智”的作用。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课标版)》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获取实体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察意图 |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
组织和运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
发现问题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讲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
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
分析问题 |
描述和阐释事物 |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的阐释。 |
辩证的、历史的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
|
论证和探讨问题 |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
解决问题 |
因此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感悟。即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具体表现在高中阶段历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高考的要求即为考纲规定的考试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二、从高考题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突破
如何实现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公民素养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同时面向高考的四大能力要求呢?那就是针对性的落实考纲四大能力要求。
核心 素养 |
素养构成 |
具体要求 |
|
历史思维和感悟 |
发现 问题 |
获取解读信息 |
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
分析 问题 |
调动运用知识 |
学科知识、基本原理、学术观点、迁移能力、知识联系、逻辑思维、知识整合 |
|
描述阐释事物 |
|||
解决 问题 |
论证探讨问题 |
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逻辑思维、整合观点、总结规律。 |
试从2015年全国卷Ⅰ试题为例分析怎么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具体落实这些能力要求。
1、阅读能力。教材是第一手阅读材料,学生要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通过从阅读培养把握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的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尽可能多的提取信息,归纳材料要点,会根据语境寻找材料的主旨。教学中坚持多年来的做法,学案编写与试题选编的基本要求是提供符合学习需要的材料,有目的的强化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学会阅读把握材料,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提炼材料观点的方法和习惯。培养读书习惯。
例(15年全国卷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本题主要抓住设问中“背景”一词,不能理解为“目的”,就能正确选择。
例(15年全国卷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本题阅读中抓住关键信息“民间崇拜”“朝廷认可”,也可以排除干扰。
例(15年全国卷Ⅰ·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
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本题阅读“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信息即可。
例(15年全国卷Ⅰ·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本题阅读材料即可理解为社会福利制度、保险制度相关,难度较低。
2、学科知识。历史学科知识是能力要求的基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对历史知识的把握重在掌握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联系。实际教学中需要熟悉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识记重大的时间,重要的结论;构建知识框架。为知识的迁移、还原打好基础。培养记忆习惯。
例(15年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依据本题设问中“战国”时间,定位战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可做出正确选择。
例(15年全国卷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依据本题设问中“1852”时间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联想到自然经济抵制作用。
例(15年全国卷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依据本题“1933——1937”阶段特征,民族矛盾上升、港口要塞信息可以明白是对外的表现,直接排出了国内因素的答案。
例(15年全国卷Ⅰ·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胃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依据本题“一五计划”信息定位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时期,再看增速较大,对照选项可以确定。
3、基本原理。主要史学范式(史观):(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知道史料的分类(实物、文献、口述史料、图片影像资料等,以及第一手第二手史料的区分)。获取史料的途径(查阅、采访探访、实地考察考古)。影响史学观点的因素(研究中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史学研究客观性的原则(可靠史料、正确的观点、史论结合、多方史料的甄别)。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经济决定政治等观点)。运用基本理论的习惯。
例(15年全国卷Ⅰ·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唐 |
宋 |
明 |
清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本题中表格信息数据的变化,江苏和河南相反的趋势,根据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
反映来确定,D项中“政治中心南移趋势”不对。
4、迁移能力。历史是一条长河,每朵浪花之间都有其紧密的联系。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俗地讲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会自我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具体教学中学习对问题进行“变式”“类化”(有说建模)。“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 “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这也是我们材料训练的主要功能和手段。知识迁移的习惯。
例(15年全国卷Ⅰ·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本题中“春秋战国”阶段特征移用,结合“《申报》、皖直”等信息即可
例(15年全国卷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
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射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本题中信息“18世纪中叶、国王必须让议会参与大政”信息,联系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国王的权利变化可以做出判断。
例(15年全国卷Ⅰ·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依据本题中信息“项目、总额”增加,联系世界银行也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致力于
全球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贷款的职能可以判断。
5、逻辑思维、史论结合。从史实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明理论,用理论分析
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史论结合。理论和史实符合逻辑思维的习惯和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习惯。
6、整合观点、总结规律。学习历史最终需要从浩瀚的历史烟海中拨开云雾见青天,寻找对今天的借鉴。.通过对历史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这也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总结感悟的习惯。
例(15年全国卷Ⅰ·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解析:第一问中“结合材料”、第二问中“根据材料”都属于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考察的记忆基础知识;“不同、发展、共通之处”有知识迁移,比较归纳能力的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第三问要求会运用基本的史学原理观点来解决问题。整个题目围绕儒学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对于儒学的不同态度为考察点为中心,要求全面整合基本线索、基本观点、得出结论。
历史教学中坚持系统的抓好这六大习惯,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就可以达到。当然每一道题高考试题不是单纯的为了考察某一项能力而设置,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提炼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考察,但是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是能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训练来达到这一高度,破除高考试题神秘化的色彩,帮助学生实现高考的跨越。
上一篇:【历史】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一些设想(凃天龙)[ 03-22 ]
下一篇:【高一数学】函数的恒成立问题研究[ 03-22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