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明理学》拓展为例浅析一轮复习有效备考
《宋明理学》课程内容,为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该课内容针对大多一线教师和广大学子,均觉得难度颇大、生涩难懂,但在近几年高考中却都有考到(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24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25、26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27题)。高考出现考题频率较高。
如何有效复习、突破这一高考重难点,我们经过了仔细思考,认为:如果单纯依托书本,一则教师很难通过书本内容授课达到高考备考的要求,二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明显内容过于单一。因此,本课重在教师,重在拓展。
如何拓展?拓展哪些内容?怎么把拓展与教材有机结合?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以讲座形式,借鉴百家讲坛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个专题讲座。现将主要拓展内容介绍如下:
一、儒学危机
1、汉末谶维迷信。
借用汉武帝后期太子刘据“巫蛊之祸”事件介入,阐述汉末谶维学生泛滥致使儒学统治地位严重削弱。重在强调儒学原因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的受损: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提供普遍的道德准则等。
2、魏晋佛道盛行、玄学兴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兴盛原因:由于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人民寻求精神寄托,佛教轮回学说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僧尼可以逃避赋役。
简单介绍“竹林七贤”。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玄学无为重在讲处世术。
二、“三教合一”
隋朝“三教合归儒”、 唐朝“三教并行”
以“虎溪三笑”引入。主要介绍唐朝儒学复兴:韩愈“援道入儒”“援佛入儒”,提出儒家“道统”思想。
以道家李耳后人自居,唐初盛行道家学说;武则天崇佛教,做简单介绍。
三、宋明理学
1、理学复兴的背景
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威,不利于国家的大一统。宋朝统一后,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同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也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物质科技条件:宋朝建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具备儒学复兴的物质前提;科学文化也取得 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宋代儒学既继承了儒学道统,又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大胆立论,吸收了佛、道德思辨哲学来阐释儒学,这是长期融合的产物。
反对新法的需要:北宋王安石创立“新学”,并以此指导变法,理学作为官僚集团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应运而生。
2、理学家及主要观点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
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提供了依据。认为“太极”是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洞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阴阳交互作用,形成日月星辰;静之始生柔,静之极生刚,刚柔交互作用,形成水火土石。
张载:宇宙的本原是气,气聚则有形而生万物,气散则无形而化为太虚。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性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程:程颢,明道先生;程颐,伊川先生。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他们认为阴阳二气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先理后有物。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格物致知。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伦理道德是天生,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仁”与万物俱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仁”存而“义礼智信”在。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世界观:理一气二,朱熹以二程学说为主,又部分吸收了张载的思想,认为宇宙万事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方法论:格物致知。通过接触、研究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大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道德观: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体现子啊人身上就是人性。要“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理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人民)。”
四、陆王心学
1、陆九渊:
以象山先生、鹅湖之会介入。
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纲常伦理合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知识,是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发明本心”。因为理在心中,所以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
以《习大大推崇的王阳明先生》微信热文介入。
核心观点:“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事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脑中固有的。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五、宋明理学的特点
儒学思想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融合佛、道思想;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六、对宋明理学的整体评价
1、消极:
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所宣扬的礼教和“安分”“天命”“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
2、积极: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忧患意识,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重要推动;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七、说明
因为充分考虑到学情,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养,建构完整的知识脉络。因此在整个拓展中,还借助多媒体,展示了多位史学大家的观点思想。如:
陈寅恪、: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层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特别是释家)却风靡数百年。儒家传统中没有佛学那么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冯友兰:在朱熹看来,现实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另一个是具体的;抽象的世界由理构成。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都自有其理。“理”指的是事物的终极标准,“理”的总和就是“太极”。朱熹把具体世界用气这个概念进行描绘,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气的凝聚,都是按照理的模式凝聚而成。......一栋房子要想建成,必须按照建筑学的原理建造。这些原理是永恒存在的。任何人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必须充分懂得建筑学的原理,按照建筑学的原理进行设计、施工,这样它设计建造的房屋才能牢固和持久。在朱熹看来,既然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建造房屋一样,必须遵循治国之理。
许卓云:以朱熹思想为核心的南宋理学,其重点在向内寻找“内圣”,然后向“外王”延伸。儒生既然没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外王”终究落空,仅剩下“内圣”,这一境界及过程为明代继承,正宗阳明之学当然更是向内寄托于心性。
余敦康:朱熹认为“性”在客观,而陆王认为“理”在人心;朱熹主张他立,陆王认为自我主宰;程朱主张“格物”,陆王心学主张“格心”。
八、后继
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较平时普通课堂模式而言,有明显的不同与收获。学习目标高效达成,学生兴趣较高,模式新颖,充分考虑学情后内容更合适学生。
但对整课内容的突破,还需要后继措施跟进。为此我们设计了“高考链接”,通过对部分高考题的突破感知高考的难度、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考察角度;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实战练兵”,通过变式题,进行针对性巩固提高训练。最后,针对学生参差不齐,我们还设计了“冥思清单”,对于未能接受或理解的知识或概念等,再予以后续辅导点拨。
总之,课堂教学的突破,方法有万千,不同的学生适宜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师也各有自己看家的法宝。一家之谈,仅供参考。
上一篇:【历史】 2016届高三复习备考热点系列-----科技创新[ 03-21 ]
下一篇:【历史】大事年表[ 03-2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