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 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远安一高 何晓蓉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生活!然而,有时候,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生生的将文字灌入学生的脑海中,将课文内容死记硬背的记入脑海中,导致学生产生机械的学习语文的状态。有些孩子,因此有些讨厌语文,甚至是害怕上语文课,对语文课的学习毫无兴趣。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如果孩子对于学习自己的母语都毫无兴趣可言,我想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都将变的瘫痪了,所以只有我们点燃学生的情感,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动力,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多姿多彩的情感生活,而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说教的地方。那么,我们该如何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富有情感,以情动人呢?
一、注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人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第一,教师的良好情感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信息的交流,也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交流应当在情感的交流中进行,进而得到深化、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制约着学生情感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教师的满腔热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的和蔼可亲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第二,教师的良好情感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产生双向反馈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映,继而又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功课上,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表现。常听家长说,孩子在家里总会对爸爸、妈妈的言行加以批评,还自豪地表示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是那样做的。学生为什么对老师的言行坚信不移呢?这正是他们从情感上对老师所授的知识接纳、模仿、消化、融合到实际行为中去的良好表现。所以,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左右对待教师所教科目有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采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第一,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要平等施教,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营造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尤其是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若动辄讽刺挖苦、批评训斥,定会使学生产生疑惧、对立心理,那样就会出现“万马齐喑”、“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又怎能完成教学目标呢?同时,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第二 ,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往往既能紧扣课文内容,又能把学生吸引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去。因此教师需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比如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从作者梁实秋的生平简介入手,让大家认识这位13岁就就学于清华大学,才华横溢的的大家开始,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引出才子笔下光芒四射的梁任公。可见,一个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成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第三,重视课堂朗读或学生表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有学段必不可少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范读或朗读录音,那抑扬顿挫富有魅力的节奏,既能使学生“郁郁乎情生”,又能帮助学生引发兴趣,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像演员演戏钻研剧本一样去研读课文,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在诵读中,让学生领略《沁园春。长沙》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感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母爱的伟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在朗读中,学生会和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当面对话,甚至与他们交融在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因他们的命运和态度而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会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恶丑,进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构建起一座健康而美丽的精神家园。另外,以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也不失为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如上《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分角色表演“易水诀别”或者激烈紧张的高潮部分“荆轲刺秦王”,从而让学生更能回归课本,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
第四,借助音乐、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或再现美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的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教师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我尝试用蔡琴的同名歌曲导入,在播放歌曲之前,先提出思考要求:请同学们结合预习时掌握的诗人生平和诗歌背景以及歌词内容,边听音乐,边展开想像,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音乐声响起,学生一下子全神贯注,边倾听,边思维在飞扬。接下来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发言就使课堂气氛活起来了。而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真切,易于接受和理解,快速进入情境。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游记散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体验,很难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形象生动的阅读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享受“人在画中游”的阅读体验。
三、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语言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情感世界。可以这么说,文章的每一个表象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和结晶。因此,为了达到以情悟理、情理相生的目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并运用文章内在的“激情”,有目的地去激发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的共鸣,引导学生“入情”、“悟理”。
第一,挖掘“情感”。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善于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因为,要在教学中用教学内容所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与感染。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同时,要在备课时设计好表达情感的语言。其次,要善于挖掘隐性情感因素。如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说明性文章,重在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但教师也应努力渗透思想情感色彩。另外,可以补充与课文有关的相关材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学生无法感受到当时的情景,故有必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其理解体会。
第二,把握“形象”。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形象是生动的感情力量的负荷者。”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集中、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负荷”着“生动的感情力量。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感受、把握众多的具体形象,使学生为形象所负荷的“生动的感情力量”所感染,或崇敬,或爱戴,或同情,或惋惜,或鄙夷,或蔑视,一一激荡于心。如:临危受命,能言善辩的烛之武;有江湖侠骨,只身赴秦的荆轲等。抓住这些形象深入分析,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品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材就是通过文字向学生传输语文知识的,若忽视了课文中的语言,形象便是一种空架子,又怎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呢?故语文教师要以语言为切入点来分析处理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赏析文情并茂的精彩语段、关键词句,体会蕴涵在内的丰富思想情感与深刻人生哲理。
总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历史】研究学情,注重阶段特征,提高备考质量(陈)[ 04-25 ]
下一篇:微写作,作文训练中的轻骑兵[ 06-04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