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化学教材呈现了巨大变化,由最开始的厚厚的三本书,变成薄薄的五本必选修教材。知识呈现螺旋化,除了课文正文外,还有“思考与交流”“学与问”“提示”“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归纳与整理”等学习活动,新的人教版教材,以单薄的躯体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教材,并非对照新课程标准看一眼那么简单。下面,我就个人对五个研究之教材文本研究中的教材习题(包括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的价值表达一番拙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在教材研究中重视教材习题(思考题)?
1、教材习题(思考题)的功能
平心而论,教材习题的题目比较典型,但难度不够,所以出现了“老师不屑讲、学生不肯做”的现象。但我认为,新授课中的习题,不在于大和难,关键在于它要达成一个怎样的目的,以及师生能从中获取什么营养。我以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为例来说明,教材习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
学习目标 |
相应课后习题 |
1 |
能从微观方面解释化学反应中放热、吸热的原因;
|
课后习题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
2 |
能说出△H与反应热的关系,以及△H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单位;
|
课后习题1、距离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
3 |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的含义;
|
课后习题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6); 课后习题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 |
能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能说出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及所需仪器和过程; |
(属于实践活动板块,无相应习题) |
鉴于篇幅,我这里只选择选修四教材中的一个小的章节来说明问题,其中学习目标源自新课程标准下的《远安一高化学教学指南》(第一版)。从以上联系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学习(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我们其实不用苦恼于导学案要出哪些题目,利用课后习题就能检测我们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能正确的完成课后习题,说明就已经达成了学习目标。
2、教材习题(思考题)与高考真题间的联系
这个小标题估计最能吸引一线老师的眼球,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肤浅的说就是服务于高考,让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看看化学教材中的习题与近几年高考题有什么联系?
例题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1题】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教材对应习题】选修四P67第4题,根据表3-4判断,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 D.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
例题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28题】(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材对应习题】必修二教材P93第6题、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3H2O)为原料生产铝,主要包括下列过程:(1)将粉碎、筛选后的铝土矿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2)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使(1)所得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铝固体;(3)使氢氧化铝脱水生成氧化铝;(4)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
例题3、【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28题】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原题很长,篇幅所限,其余文字略去)
【教材对应习题】选修五P37“思考与交流”3、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以上只是个人结合新课改后的湖北卷与人教版教材习题的联系,列举的部分实例。如果继续研究,我们能发现,我们做了那么多的题目没一个押中原题,但是我们却非常“主动”的把眼皮底下这些与高考真题联系紧密的资源给错过了。
二、对于开展教材习题研究的建议
1、认真对待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的重要性既然已经说到,那么,编写导学案时我们就应该将课后习题纳入当堂检测中,因为课后习题才真正贴近教材的要求。在研究高考真题、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习题不妨多做些变式训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多角度审视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和质量,反映了他们在理解教材知识、运用所学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批改时不能以批改考试试卷的心态做正误判断。完成的快不快、好不好,决定了老师们接下来的习题训练以及课堂教学该往上面方向去走。
3、导学案编写时,首先要将新课程标准与相应学科教学指南认真阅读,然后再阅读教材,揣摩教材编者这么编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编写?在此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中的“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这些板块出现在教材,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充分利用导学案编写中“重思维”的特点,将它们列入梯度式问题链中,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不浪费教材资源。
4、结合教材中“思考与交流”“学与问”中的内容,适当拓展教学深广度,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必修一p8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学习中,教材正文部分没有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任何信息,但科学史话描述了瑞典科学家舍勒无意中制得氯气的过程,紧接着思考与交流中让大家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有了这样的一个思考与交流,我们就不能去埋怨教材不涉及实验室制氯气这么重要的实验了。又例如,选修四p58【练习】1、试解释下列事实:NaHS溶液呈弱碱性,Na2S溶液呈较强碱性;酸式盐NaH2PO4溶液为酸性,Na2HPO4溶液却为碱性。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着重探讨的是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与应用,正文部分没有涉及酸式盐的水解与电离程度大小对酸碱性的影响。利用本思考题,就可以弥补教材正文内容的不足;相反,如果我们只教授正文内容而忽略该部分,将极大的影响盐类水解的学习质量。
教材文本的研究,还包括教材中的图示、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它们都是教材完成新课标所赋予任务的重要一环,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最大程度的挖掘教材的价值。认真开展教学研究,踏实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赢得一张门票。
上一篇:【高一化学】起点教学、任重道远[ 12-01 ]
下一篇:【地理 刘倩】《澳大利亚·印象》说课稿[ 12-0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