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师生活动 |
教学目的 |
一、学生提出问题引入 |
学生从课前的实验(制备氢 氧化铁胶体)质疑。 |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 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培养学生学会置疑。 |
二、教师帮助学生解答 问题 |
围绕学生的问题,渗透胶体 性质的教学。 |
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同时解决相关的问题。 |
三、胶体知识的应用 |
学生按小组交流课前所收 集的有关胶体知识在各领 越的应用。 |
通过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筛选知识、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信息交流,使同学们能了解更多有关胶体知识 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课后反馈:本节课能够较好地贯彻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学生在本节课能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以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以问题引入新课内容,以帮助学生解答几个疑难问题为出发点,较巧妙地穿插胶体性质的教学。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取自于:在胶体第一课时胶体的制备教学时,同学们就会产生疑问“老师怎么知道已经配成功胶体了?有方法检测吗?如果两份外观几乎一样的溶液和胶体,该如何鉴别?”
在充分了解学生困惑的基础上,将课型设计成:先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出发,给学生列举出一些胶体相关的现象,使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震动,再和大家一起学习、实验、讨论、分析,努力解决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穿插胶体性质的教学时,以实验为先导,进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推理的能力。比如,在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这一性质教学过程中,以电影院放电影时投影光路产生疑问(学生已知空气是气溶胶)?此时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不能合理解释此现象;但随后老师所做的几个演示实验,一束光打向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时出现的现象不同,学生能朦胧地感觉到一束光打向胶体时,都能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则几乎没有。接着追问:为什么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现象?此时抓住本质: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运用动画模拟,进行合理解释。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这节课在此呈现的设计是课前课后总结的结晶,如胶体的应用这一块,实际授课时简单的提了一下,并未分组提前准备,如果今后再次来授课,一定要对此进行开发,整个教学过程才算完美。对于本节比较抽象的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把胶体中微观粒子的抽象概念和有关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教学效果。
上一篇:【高二化学】化学选修4新课深广度建议[ 07-16 ]
下一篇:为教育教学服务马不停蹄[ 07-16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