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复习如何回归教材
李 蕾
综观高考教学试卷,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即使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整合与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似乎成了一条不变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高三教师必须提炼教材,研究教材。而我们的复习,应当立足课本,回归教材,特别是对我们待优班和艺术班的学生。
所以我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教材的使用的思考和做法。
深入研究教材,突出重点,明确教学定位
一、通读教材,梳理基本结构,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基本定位。
读懂教材是理清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也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前提。在研读一节课教材时,可以先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理清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
1、读懂问题情境
新一轮新万博软件2018
以来,教材注重通过主题情境来引出数学问题,展开教学过程。只有充分领会情境的设计意图,才能挖掘它所蕴涵的教学资源,使问题情境增值。
2、读懂习题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读懂教材中的练习,关键要读懂教材的内容与层次。首先教师要将习题都做一遍,理清每一道习题的功能和教学要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深度研读,读透教材,理解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在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编写意图后,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进行“追问式”“联系性”“多视角”“延伸性”阅读,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理清知识的纵横联系,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1、开展“追问式”研读,深究核心知识的数学本质,把握教材内隐的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步通读教材后,教师要围绕教材核心知识进行“追问式”阅读,即围绕教材核心知识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促进对知识的数学本质的理解。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式法则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教材内隐的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等。
2、开展“联系性”研读,用整体联系的观点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很多知识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研读教材时,单元整体性阅读和同一知识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性研读显得尤为重要,要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
3、开展“多视角”研读,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教材是教师发展教材使用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引导学生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一. 指导学生重新阅读课本。
这里所说的阅读课本,并不是说只看一下,课本上的定义和定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例题和解答。课本在编写时精选的例题其实已经指明了这部分知识考查的重担内容和基本题型,同时给出的解答又是基本放到和规范表述。立足课本例题即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二.导学案的编写立足教材
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将课本的一些经典例题和课后习题放在了导学案中。一般来说,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都是为了诠释本节课的某个定理、定义或公式而配备的,它们是连接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通过做课本的习题,可以促进学生对产生式“条件”的认知和概括,最终掌握一般的产生式规则。而且习题大部分都较为基础,与高考题有一定的距离,有拓展、开发和挖掘的余地和空间。更重要的是,习题难度不大,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以看到数学就想睡觉。
三、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复习完一节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归纳。归纳可以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可以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 对应知识的归纳、概括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乃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概括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从认知的角度熟悉教材,从理解的角度再熟悉教材,从掌握的角度拓宽教材,从综合的角度活用教材。对课本的知识和方法加工成串,把散乱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浅谈高考复习如何回归教材 李 蕾 综观高考教学试卷,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即使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整合与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似乎成了一条不变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高三教师必须提炼教材,研究教材。而我们的复习,应当立足课本,回归教材,特别是对我们待优班和艺术班的学生。 所以我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教材的使用的思考和做法。 深入研究教材,突出重点,明确教学定位 一、通读教材,梳理基本结构,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基本定位。 读懂教材是理清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也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前提。在研读一节课教材时,可以先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理清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 1、读懂问题情境 新一轮新万博软件2018
以来,教材注重通过主题情境来引出数学问题,展开教学过程。只有充分领会情境的设计意图,才能挖掘它所蕴涵的教学资源,使问题情境增值。 2、读懂习题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读懂教材中的练习,关键要读懂教材的内容与层次。首先教师要将习题都做一遍,理清每一道习题的功能和教学要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深度研读,读透教材,理解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在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编写意图后,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进行“追问式”“联系性”“多视角”“延伸性”阅读,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理清知识的纵横联系,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1、开展“追问式”研读,深究核心知识的数学本质,把握教材内隐的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步通读教材后,教师要围绕教材核心知识进行“追问式”阅读,即围绕教材核心知识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促进对知识的数学本质的理解。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式法则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教材内隐的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等。 2、开展“联系性”研读,用整体联系的观点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很多知识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研读教材时,单元整体性阅读和同一知识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性研读显得尤为重要,要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 3、开展“多视角”研读,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教材是教师发展教材使用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引导学生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一. 指导学生重新阅读课本。 这里所说的阅读课本,并不是说只看一下,课本上的定义和定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例题和解答。课本在编写时精选的例题其实已经指明了这部分知识考查的重担内容和基本题型,同时给出的解答又是基本放到和规范表述。立足课本例题即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二.导学案的编写立足教材 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将课本的一些经典例题和课后习题放在了导学案中。一般来说,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都是为了诠释本节课的某个定理、定义或公式而配备的,它们是连接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通过做课本的习题,可以促进学生对产生式“条件”的认知和概括,最终掌握一般的产生式规则。而且习题大部分都较为基础,与高考题有一定的距离,有拓展、开发和挖掘的余地和空间。更重要的是,习题难度不大,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以看到数学就想睡觉。 三、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复习完一节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归纳。归纳可以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可以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 对应知识的归纳、概括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乃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概括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从认知的角度熟悉教材,从理解的角度再熟悉教材,从掌握的角度拓宽教材,从综合的角度活用教材。对课本的知识和方法加工成串,把散乱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