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真题特点 探究高效备考方略
2014届高三历史组
2014年是我校校本教究推进年,也是我校高考教育质量持续高位运行的关键之年。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肩负使命、负重前行,在自学、互学,并与学生群学的基础上,通过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题,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感悟与复习备考对策:
[命题特点之一] 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体现公正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新课程实验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它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综观最近几年全国各套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都紧扣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充分发挥了其依据功能。
[备考策略之一] 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方向
《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不仅是命题的依据,还具有选拔、导向、复习备考指南功能,是联系《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的纽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学生把握高考命题角度调整的“风向标”。在一标多本的格局下,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研读、理解、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结合教材进行研究,才能准确领悟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在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时,要突出重点,大胆取舍,引导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网络。应该在考纲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备考,不要凭自我感觉与传统惯性而盲目应考。
[命题特点之二] 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创新性
近几年全国各套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充分运用了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12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全部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特别关注的是41题材料题翻新,学生有点措手不及。因此,在应用材料时也要有新视野。
[备考策略之二] 树立新教材观,坚持材料式问题教学
历史学习、教学、研究的基础是材料,用材料说话正是历史教学本身的特色;论从史出是学习、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用材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常用方式,材料对教学情境的营造、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能力的锻炼、历史思维与意识的培养以及高效备考效率的取得等举足轻重。但中学历史内容纵贯古今,横揽中外,材料浩如烟海,而高中历史教师的学养、占有的资源、精力有限,很难像历史研究者那样可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自己所需材料,应树立起“教材是范例”的崭新教材观,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将教材的正文和阅读文、文献资料、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图、表格等当作材料进行教学;在复习备考辅导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坚持运用新颖的材料,创设情境,进行材料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按“提供材料——设置问题——学生试解——生成问题--教师点评——生成能力”的思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读、找、想、答、查五步法,在解答时做到:题问提示化、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段落序号化,序号规范化。课堂展示时要适当增加“现场直播式”的展示,让学生提前进入高考答题的角色,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样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具有针对性,将问题防范于未然。
[命题特点之三] 文明史观穿针引线,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命题并非对《课程标准》知识点和《考试大纲》所列考点全部考查,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渗透着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各种新史观,其中以文明史观为主流,要求学生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历史问题。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考查古代近代的海防观,体现了全球史观、近代文明史观;此题应该在预料之中(南海问题),可以这种材料出现真是防不胜防。
[备考策略之三] 渗透新史观,夯实基础、扎实培养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简要评价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集中,如果对整块知识不熟悉,就很容易连续失分。在复习备考辅导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缩短复习的周期,以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首先,正确、准确、深刻理解知识内涵(这是掌握知识的重点);其次,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自如建立针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新知识网络(这是掌握知识的标准);再次,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理清思考问题的线索,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这是掌握知识的标志)。切实提高掌握知识的程度,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知识;关键点是使学生理清知识联系;落脚点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通过加强材料题归类并结合典型题例梳理特点,适时进行适量的针对性训练与讲评,把培养、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到实处。此环节中适度训练与精讲精评尤为重要。而且要时时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做到高位引领。
[命题特点之四] 关注时政热点,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热点即高考试题经常或某年可能涉及到的主题。不回避热点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2]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的一项目标。文综历史命题与热点的结合往往是隐性的。2013年文综历史试题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现实感,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如新课标卷第40题通过引用新材料来考查南海问题。全国各地都有准备,但高考以隐形材料介入,学生得分极低,真是哭笑不得。
[备考策略之四] 找准切入点,实现热点与历史有机结合
高考复习备考辅导中,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培养能力的同时,要适时适量地隐性介入热点问题,用历史的眼光考察现实问题的成因,解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分析时政问题,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全球化、区域化的研究,对近代化探索的研究等;其次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2014年历史备考要特别关注-------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分析、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研究、国际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古今中外监察制度问题(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等。将某一热点内容“红线串珠”,一一梳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知识点则由零散的“点”汇集成“线”、“面”,构成有机“立体”。
上一篇:[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研究[ 07-11 ]
下一篇:[历史]高三下学期校本推进备课组计划[ 07-1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