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课,惊讶地发现在如火如荼的生本课堂情势下,竟有些老师总闲不住自己的嘴巴,即使学生展示得不错,即使自己也评价说“很好”,但仍重复一遍,名之曰“强调几点”,真可谓大煞风景,令人扫兴。一堂课下来,学生俨然成了跑龙套,徒有生本形式而无生本内核。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激情,课堂回归了师本。
想当初,我们刚刚见识兄弟县市区高校课堂时,看见满墙的黑板,看见学生主宰课堂,我们都惊诧不已,疑窦丛生。但当高校课堂在我校且行且思且深,进而进化为生本课堂的今天,我们释然了,我们的学生个个自信侃侃,我们的师生关系民主融融,我们的高考成绩也是咸鱼翻身。既然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可为什么有些老师仍旧抱着旧黄历不肯放下呢?我想,痼疾应该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
首先,思想上不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能把握重难点,不相信学生能自行掌握新知识,不相信学生能演绎知识的生成过程,不相信学生能替代老师的角色……诚然,学生的学科能力难以肩及老师,其学科语言也没有老师那么专业,但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是有思维的,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学互学明白一些问题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索取知识,难免会跌跌撞撞,但如果因为害怕摔倒担心受伤而不让学生迈开脚步,那可能我们都不会直立行走了。有时,我们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会感觉到是一种幸福,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定会更幸福更欣慰。你“师灌”给他的东西,他不一定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但他自己在学习中通过自我思维恍然大悟的知识一定会弥加牢固。
第二,行为习惯上唯我独尊。老师是学科权威,老师是课堂权威,所以总认为学生讲不好,尤其是学科重难点,总觉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是费力耗时,于是干脆甩开臂膀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酣畅漓淋足以彰显其学问博大高深,其成就感油然而生,其权威性无人能匹。的确,学生与老师在学科能力和课堂艺术上不可相提并论,但一个讲授精彩、专业精深的老师是否就能让学生接受他的认知呢?你明白不等于学生知晓,你高深不等于学生理解。当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的前提下,才能施以援引,也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正如朱熹所言: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越俎代庖,实乃揠苗助长,徒劳一场。放下为师之姿,让学生在你的引领下健步,那才是为师之道。
上一篇:2014年新课标物理考纲的几点变化[ 05-14 ]
下一篇:高二语文组[ 05-15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