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上午第三节,胡老师在三(5)班主讲了A班的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3日上午第二节潘老师在三(3)班主讲了待优班的第二轮复习探讨课,内容都是《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展示和题目讲解。我们目前研究的主题是如何落实二轮复习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落实,该课题是结合我们政治组复习的进度而做的专题研究,因此具有强的针对性。
在探究课前一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政治组共同研讨,确定了胡老师和潘老师课堂内容和研究主题,并由胡老师和潘老师针对内容和主题讲了自己的课堂思路以及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在备课组群策群力的合作中,胡老师和潘老师顺利完成这两节二轮复习探讨课,通过教学实践,对主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理解。
探讨课前,听课教师分工合作,在课堂上,每个听课教师从教师、从学生、从整体角度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听课,观课。课后,每个听课教师从听到的、观察到的每个细节说起,立足研究主题,针对性的进行了点评课,切实落实了年级组对二轮复习探讨课每个环节的要求,真正让这次探讨课为我们的教学教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胡老师的课,富有激情,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潘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课堂流畅而紧凑;潘老师以一组生活情景作为导入,熟悉的场景,家常的语言,让紧张的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导入切合研究主题,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胡老师则是以一句简短的话语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现。,
1、学生过程性展示:胡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展示能够以点带面,从一个题延伸到一类题,体现了较强的审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但是,学生的联系材料的能力不足,因此答案的组织上便有些不妥。潘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学生能够主动并大胆的展示,而且能脱稿,进行套路式的审题思考并组织答案,虽然语言不是很流畅,还需要更加自信些。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指导学生从方法上展示解题的过程,包括错误的展示及其原因分析,使思维方法和答题技巧有所突破。
2、学生质疑问难的深度和广度:胡老师的学生在第一个知识点展示完后,学生质疑的很多,涉及到增发国债,货币、财政政策的常考疑难点,很有深度,参与人数也很多,但后期参与有些不够。潘老师的学生刚好相反,进入课堂时,没有疑问,最后一个点展示完后,学生质疑的较多,七八个,很活跃,角度也很多。
建议:有些问题学生并不一定真的弄懂了,只是不知道怎么问或者不愿意问,教师可以提前预设重难点针对性出一两各题进行检测,或者对做过的题进行变式,加深学生对疑难处的理解和运用。
3、教师高位点拨:胡老师在本节课中学生展示完后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做题方法的指导和运用,学生印象深刻,但对有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潘老师注重对细节知识的点拨和强化,但对学生较多的质疑后没有进行归纳总结。两位老师的语言都可以还简练些。
建议:教师要注意细节的提醒与方法的引领相结合,语言尽量少,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
4、“两降一增”前提下教学任务完成和学生落实情况:
两位教师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胡老师学生展示的知识结构已说明重难点落实很好,尤其是前一位的图文展示很精彩,但前后知识的联系可能还有些问题。潘老师考场失分防范这一模块,学生很清楚的回答已说明这些知识点学生了然于心,能否应对更有难度的题还要接受考验。
建议:提倡A班多做前后知识联系的指导,待优班要多种方式检测学生的落实效果。
5、冥因式清单。
两位教师都针对教学内容与要求给出了冥思清单,处理方法有些不一样,胡老师是要求学生自己落实,潘老师是还做了些讲解。
建议:这个清单应该比我们讲的内容更深一些,可以提供前后知识联系的思路,也可以是这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检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