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3.通过叙述视角理解海明威的叙述风格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2.第一人称叙述对于这篇小说的意义
【教学设想】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第一课,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然而作者在构思取材上,却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该课的教学主要扣住对海明威的这篇小说主要内容与题旨的把握及其创作风格的了解,同时渗透话题的相关知识,重在培养学生欣赏外国小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付过伤
他年少时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
他因膝盖被打破,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
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
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
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他在1954年凭借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就是海明威
今天我们带着对海明威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品读他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全文
同桌三人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文本解读
1、 结合小说的三要素,说说这座桥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1)学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2)老师总结:桥的这一边,战火纷飞,老人留下来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只要过了桥,至少可以获得短暂的安宁可以说,一座桥,分隔了生和死,是一座“生死桥”,是一座“奈何桥”桥的一头是故乡,桥的另一头是为躲避战争的避难所,老人此时该何去何从呢?
文中告诉我们的是老人没有过桥,这又是为什么呢?
2、在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桥串连起了老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下面让我们根据文中的信息,感受一下老人的过去,品味一下老人现在的情感变化,想象一下老人的未来
(1)再次浏览全文,概括出老人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老人的现在是什么样的,老人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老人的过去是
老人的现在是
老人的未来是
3、探究主题:老人从过去的幸福、快乐到现在的迷惘、无奈,再到未来的悲凉与痛苦这一变化是由谁造成的?(战争)
(1)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本篇小说没有英雄人物,写的是平民百姓,没有战争场面,可也一样感受战争的残酷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叙述人称
1.文中除了老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我”,“我”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作用: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
2.小说的叙述人称除了有第一人称,还有什么?
五、课外拓展
播放《阿甘正传》《老人与海》的片头,体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不同作用
上一篇:【语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01-14 ]
下一篇:【语文】四环节高效课堂对老师的要求[ 01-14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