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诚哉斯言,只有亲身经历高考阅卷,才能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写作实践和作文复习备考。数千篇作文的评阅,其中不乏才子才女的佳作。那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对社会人生洞若观火的体察,以及纵横捭阖的才气,行云流水的表达,带给心灵的愉悦和沉醉,常令我们折服,动人处,不禁感慨之,吟诵之,涵咏之。尤其是考生在40分钟左右时间里,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让我们这些天天在指导作文技巧的老师们,在有“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欣慰之余,恐怕有一种“胸中似有丘壑,下笔实无一言”的汗颜。当然更多的是带给我们审美疲劳的平庸之作。本文试图对考生的普遍问题作如下诊断,或许仅为腠理之论。
(一)
“母题”构建,链接转化,积学储宝,酌理富才
目前,高中语文作文训练一般是按照三种模式来构建写作系列的,一是如新课程教材,按写作基本能力点编写,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出事情的波澜”、“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等;二是按照文体,一般从记叙文到议论文,有的还有变式,如杂文、评论类文、散文。有的切分的还细一些,如写人记事类散文、文化散文、咏物哲理散文等,总结一定的写作程式;三是按照写作技巧,针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是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诊断支招,如“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拟题”“如何开头”。除此之外,我建议高三还可按照常见的“母题”来构建作文训练序列,母题可大可小,作为一个栏目,就像《智慧背囊》那样,从校园生活到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一般杂志都是这样。另外,阅读也可以这样,和作文训练配套,以作文来凝练思想,厘清思维,以专题阅读来使思想深刻,使语言丰富。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立意角度是多元化的,但整体把握材料,最佳立意无外乎围绕两个“母题”——“书信的味道”和“变与不变”,一个显得唯美怀旧,就像去年的“旧书”,一个显得很现代,具有哲学思辨意味。材料中五人对话,很显然有一个话题中心,就是“变与不变”,而这一命意并非横空出世,奇崛突兀。命题者可谓循循善诱,从书信日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一事,娓娓道来——“其实何止是书信,很多事情都在悄然改变”。也就是说,材料明显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引子,后面是题旨,或者说是命意,从个别到一般,要由此说开去。
学生围绕这两个母题可以发散、切分、衍生出很多子话题,如“书信的故事”、“书信的情思、情愫”、“书信的魅力”等,可以讲述与书信有关的故事,或以书信作为全文的线索,写人记事抒情,或表达某种体验、感悟、观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计划地进行“母题”构建,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确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文章有“写不尽的母题”,但高考作文有“写得尽的母题”。“写得尽的母题”即作品的主题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那些永恒的话题——战争、人性、爱情、亲情、历史、文化等,只要平时注重积累归纳,学生是可以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材储备的。纵观历年各省高考作文,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多端,但“只要掀起盖头来”,揭开高考作文神秘的面纱,其本质仍是紧密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诸如为人处事、认知事物、认知社会、省察自我等方面,概括起来无非就是“道德之花”、“理性之光”两大方面,通俗地讲,就是中学生做人做事,想事情、看问题。基于此,只要平时作文训练体现一定的序列性和系列化,是可以写尽这些“母题”的。我们向学生宣扬一种观点,强化一种意识:所谓考场上的灵感无非是自欺欺人的遁词,作文是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当然指内容方面,并非宿构),平时苦练基本功,善于调动已有积累,才是作文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考场上,学生只要恰当的“链接”,链接平时写过的话题,对经典、鲜活、新颖材料进行适当的转化,并注意扣合话题,那么写作不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今年的作文,就可以链接很多话题。如“快与慢”“继承与创新”“文化反思”“传统遭遇时尚”“土节和洋节”“汉字”“旧书”“诗意的生活”“铭记和忘记”“等待”“脊梁”这些话题,其中有很多就是高考作文题。考场上在链接、转化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就是要深入挖掘两者的契合点。如我们写过“脊梁”,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会下意识想到鲁迅的一段文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考场上,不少考生巧妙地进行了链接,这样写道:谁说时代在变,人心不古?古有志士仁人,今有“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脊梁,美好的人性从来都不会改变。
又如,“快与慢”和“诗意地生活”,看似和“变与不变”八竿子打不着,怎么链接、扣合高考作文题呢?不少考生指出:在快节奏、经济效益至上的时代下,我们的心境发生了改变。我们失掉了一种诗意,一种情怀。是的,人生是应该充满劳绩,但还需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我们变得冷漠,迟钝,我们缺乏一种悲悯和博爱情怀,我们变得远离大地和河流,我们蜷缩在火柴一样的盒子里,除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的心灵开始异化,来扣合“改变”这一话题。
有一位考生作文题为《听听那冷雨》,文中“冷雨”是一个独特的意象,他寄寓着诗意的生活和一种平和安详的心境,作者这样写道:
如果李清照等待的不是书信,而是电子邮件,她还会写出“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浪漫词句吗?
余光中笔下的那冷雨浪漫而怀旧的,雨落在蹬三轮车的斗笠上,雨落在牵手情侣打着的油纸伞上,每一幅图景就像是老上海的电影镜头,黑白无声,但意境深远而悠长。但我们却听不到那冷雨了,我听到雨落在柏油马路上,冰冷的防盗网上,落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没有那种天籁之音,有的只是潮湿的心和一身的狼狈。
书信,只有摩挲信笺的质感,犹存的磨痕,才可以承载那沉甸甸的情感呵。便捷的代价便是过滤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字体,夸张的表情,冰冷的机器,呈现文字。而字里行间的情意,便在光电传输中消失了。
但总会有尖利的汽笛声和刺耳的刹车声,它们毁掉那冷雨滴落出来的静谧与安详。
其实不光是平时的作文训练,很多课本、阅读篇目,只要留心,均可以链接,转化为考场写作素材。《胡同文化》中对于日渐消失的四合院和胡同,作者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个人情感上的莫明的感伤和怀旧,又有对于时代变迁、世殊事异的通透和达观——毕竟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科尔尼耶老板的秘密》、《姥姥的端午》,表现了随着古老生产生活方式的没落消亡,身处其中的人们难以割舍怀旧情结和随之而来的阵痛,怀旧而并非抱残守缺。这些文章无论是在题材还是主题上,都与本次作文极为相似,甚至可以作为“高考范文”。不少考生就是从这里获得灵感,或写成长中执着的书信情结,留痕岁月,沉淀亲情,启封尘封日记,追忆似水流年,叙述少小欢乐忧伤事,铺展青春纪念册,文章流露出对于岁月流逝,情随事迁的感慨和感伤。一页页泛黄的信笺,以及滴落的泪痕,可唤起内心深处那种久违的感动和温暖,幸福和忧伤一阵袭来。考生在展现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往往流露出明媚的忧伤,怀旧的感伤和失落的忧思,间或阅尽沧桑的理智和豁达。进而联想到很多事物、现象,都是相同的宿命。人们在追求快捷的同时,忽略了很多珍贵的东西。现代人物质极其丰富,但很难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作者以渐行渐远的书信切入,通过类比联想和对比联想,感慨今昔,紧扣时代脉搏,思考社会现象,剖析国人心理,触及灵魂深处,写出了很多思想深刻、贴近现实人生的文章,表现出相当的认知水平,确实在思想深刻、感悟独特、观点具有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了发展等级。
(二)
哲学思辨,文体颠覆,表达多元,清词丽句
今年高考作文题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不过不是枯燥玄远深奥的哲学命题,而是巧妙地蕴含在材料中,蕴含在鲜活亲切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但是要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意识。变与不变,短暂和永恒,相对和绝对,运动和静止,考生很容易想到苏轼《赤壁赋》的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大量的咏史怀古诗,感慨今昔,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盛衰无常等。可以说,如果考生一眼洞察出本次材料作文的题旨为揭示“变与不变”的宇宙人生哲理,那么考生下笔千言,会意到笔随,毫无阻滞之感。诗词歌赋,尽可以入文,只需点题:变得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即使考生对书信没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只要明确了“变与不变“这一题旨,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积累——这座“无尽藏”也,辅之以清词丽句,自然文采斐然。
如有考生援引大量诗词典故,点击成文: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书信是情人离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书信是烈士悲心;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书信是浮云游子意;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书信是落日故人情;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信是高堂万里心;
“行尽江南斜阳归,红笺无色情深处”,书信是江南深闺情;
……
目前高考作文训练多是程式化的议论文训练,强调文体规范,思路清晰,结构整饬,不蔓不枝。而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就是分解话题,提炼分论点。每一部分围绕分论点,先叙后议。强调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强调素材的典型,强调对材料的分析和挖掘。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这样的作文本也不乏高分。但笔者在本次高考中发现,如果平时惯于训练这种模式,那么面对此次“书信”,就有些望洋兴叹。
笔者在阅卷中也发现了大量记叙文,大部分就是对材料简单地扩写和同构,围绕五人讨论,顺势写下来,凑足800字,无疑是一部书信沿革简史,流于介绍各种通信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要有意颠覆文体,颠覆文体不是说写“四不像”的作文,而是说引导学生放开来写,大胆写。建议在训练好记叙文、议论文基本文体的基础上,散文、杂文方面着重训练,并尝试记叙文散文化,议论文散文化。其实散文、杂文和记叙文。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的记叙文一般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①“贴标签”——叙事和主题无多大关联,拖沓冗余,多为闲笔,最后生硬点题;②选材不好——多为学习生活的直接体验,没有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③平铺直叙——行文缺少变化,表达方式单一,一叙到底。无惊无喜,索然寡味,甚至全篇就是记流水账;④缺乏张力——详略不当,不能做到张弛相间,扣人心弦;⑤矫情失真——胡编乱造,没有贴着人物写。而记叙文散文化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记叙文如果记叙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因后果交代的可能很清楚,但起因发展及必要交代太过,“闲笔”太多,“白菜心”太小,内容就显得单薄。如果我们在记叙时适当切换场景(场面、画面),使记叙文散文化,类似“蒙太奇手法”,可丰富文章内容,凸显话题。它多采用片段连缀式,撷取生活的朵朵浪花、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个个难忘的镜头,共同表现主题,强化主题,使主题如浮雕板清晰凸现出来。以记叙为主的散文,注重细节描写,触动心灵,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灵活运用,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摇曳生姿,又能很好地扣合话题,升华主题。而杂文多是由日常生活说开去,层层剖析,不仅可以透过现象看的本质,或是预测事物发展趋势,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在深刻上达到发展等级。
(三)
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切入角度要巧妙,最好能以小见大,这样文章才会深刻,不至于泛泛而谈。空洞地谈变与不变,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空洞的哲学论辩之中,仅谈书信又失之肤浅。其实该则材料就是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略知全豹,由书信的变迁来看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或折射出大千万象,世态人情,或洞幽烛微。如有考生切入点就非常好,标题为《世说新语——世说“心语”》,文章从网络流行用语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切入点小,主旨集中,作者捕捉现象的触角非常敏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也非常深刻。整篇文章从传统到时尚,从新词新语的产生到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可以说新词新语就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窗口。全文的视角独特,选择中学生最熟悉的新词新语、流行文化,自然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幽默诙谐又不乏深刻独到见解。
又如一考生就是通过家乡的路来反映山乡巨变,没有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流于介绍,而是以小见大,反映出新时代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注民生、富民惠民等时代命题,进而表现中国崛起、盛世礼赞的宏大命题。
又如一位同学就是从渐淡的“年味”说起:
过去过年时人们慎重虔诚,欢乐祥和,一家人围炉夜话或是看春晚,任窗外雪花飘飞,室内温暖如春,一家人天伦共叙。正月里,邻里互相拜年,悦亲戚之情话,话桑麻以家常,淳朴的乡情,淳厚的风俗,年的味道多么值得怀念。而如今,岁暮乡心很少再触动游子的心弦,多少打工者不屑于回家团圆,广大农村尽是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一到过年,上下翻飞的灵巧手指,和敷衍的群发短信,“拇指时代”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失却的更多。
鲁迅曾在《社戏》中感叹:“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其实,今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满桌的佳肴美酒,吃着却少了许多“年味”。最是怀念儿时一到过年那杀猪的时候,那毕毕剥剥的幽微的爆竹味儿……网上祭祀确是文明的体现,但总不如那种“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真意切,纸钱、牲醴和香烟,也并非全然是愚昧陋习。与其在电脑上兀自神伤,不如到先人坟头痛苦一晚。“年”的味道——乡土意识、家园情结、亲情意识越来越淡。
作者以小见大,以犀利如炬的目光,由大家显而易见的现象,娓娓道来,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层面。如果说,对于书信的消失,是沉醉于“小我”情感体验的“明媚的忧伤”的话,那么“年味”的渐淡,则是作者对于美好传统、情思失落的忧思,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是“礼失求诸野”的呼吁和期盼。无论是作者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还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社会责任感,都让阅卷老师折服感动。
(四)
画轴初展妙亮梢眉,心驰神往一瞥间
不要以为题目是可有可无的,题目好比是人的眉目,眉清目秀一眼就跟人留下美好印象。好的题目想怒放的鲜花,豁人耳目,确实可以收到心驰神往一瞥间功效。再者,拟题实际上展示学生才情的第一个好机会,考生怎可浪费呢,怎可用一个“变与不变“”书信“之类的题目呢。在阅卷中,看到一个好的标题,意思深长、耳目一新的标题,第一感觉就是,此人功底非同一般,远在众人之上。因为好的标题既要能在内容上片言居要、一言立骨,又要在语言表达上精警凝练,没有丰厚的积累和纯熟的文字驾驭功夫是无法拟好的。笔者在阅卷中发现了一些亮丽标题,如《陌上花开缓缓归》、《行走在消逝中》、《文明的远歌》、《文化之殇》、《文化苦旅》等,一看标题,就知作者阅读趣味的纯正和情趣的优雅,引用化用自然贴切,表明文章主旨:当今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无暇驻足领略沿途两岸的风景,呼吁尊严而有诗意生活的回归,全文有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与安详,通过对时代变迁和人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探讨思考。来揭示”变与不变“的独特内涵。
还有《书信的温度》、《书信情结》、《书信的诗意》、《渐行渐淡的暗香》、《谁解家书味?》、《听听那冷雨》、《书信的味道》、《湿湿的想念》、《云总谁寄锦书来》、《舍我其谁——书信的自述》、《笔尖上的思念》、《油菜花的思念》等,记事怀人,散发着浓浓的抒情气息,简直就是诗体散文,光看这些典雅的标题,就让阅卷老师在千篇一律的手机、QQ、电子邮件、视频诸如此类字眼中,眼睛为之一亮,有一种久违的感动与温暖。其中感人的细节描写,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绵密的语言和如泣如诉的情愫,真正写出了个人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五)
写作——思维的花朵
很多情况下,我们把作文简单的理解为语言文字的综合表达、运用,确实如此,但写作更是思维的训练。能否准确地理解材料的意旨,有没有独到深刻的见解,,能否顺利充分的展开写作思路,都取决于平时的思维训练,作文不是文字的玩索,作文是思维的花朵。笔者在本次阅卷中,深感学生思维力的渐渐丧失。学生思维的平面化,首先体现在没有透过显现看到本质,广大考生热衷于罗列当今社会现象,如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方面的,来反映诚信的缺失和良知的泯灭和沦丧,或是千篇一律的小悦悦事件、公交车司机吴斌、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等,没有深入国人心态,深入到社会的浮躁之风和人性的缺失,一位感叹道德的沦丧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风浇薄。愚以为,当今语文教学,是否应该在引导“理性之光”“情感之花”方面下功夫,材料明明是在引导学生表明对书信是否被代替表明看法,但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崆峒的道德说教,大声疾呼道德的回归,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衰微和缺失。很少有学生由果溯因,或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或剖析到心理层面,剖新到社会人性层面,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失之简单片面,或洞悉事物的走势和趋向,和真诚呼吁或提出期望。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在于欧文教学的功利化和日渐盛行的浅阅读,是学生逐渐失去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社会人生的能力。不仅对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或是心灵麻木,月文学系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脱离生活,越来越沉迷于故纸堆,越来越陷入风华月月、附庸风雅的无病生吟,只追求文字的华丽的堆砌。这才是语文作文教学最大的悲哀。2012年湖北卷高考作文,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套作、拼凑成风。有很多文字看似优美,文字隽永深刻,让人不得不折服,但读完全文,就会发现大煞风景,仅仅是“华丽的补丁”,套作的痕迹非常浓厚,斧凿之痕犹在。相比很多学校在考前都进行了作文预测押宝训练,考场上很多考生根本不假思索,而是临时应付死记硬背的一些所谓的宝典、万能素材之类,不惜削足适履,生搬硬套,改头换面,拼凑成文。写作开始异化。高考写作本事考查作为一个中学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无非是考查认识水平的高地,见解的独到与否,或是熟练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或是表达健全人格,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可现在倒好,都成了技术化、程式华的东西。不管什么话题,先不是独立思考,构思。而是迁就与考前的积累,确切的说,并不是积累。
中学生局促一室之内,囿于生活空间狭小,视野狭窄和阅历的贫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所以难以关注时事,关注时代发展和鲜活的神火,因寄所托,取诸怀抱,只好取材于平时的积累,积雪以储宝,着力以福彩,泵业无可厚非。要是学生平时准备的素材能够巧妙地运用,扣合题目的意志倒也罢了,要是羚羊挂甲、无迹可寻,不落言筌。但大多数学生全然不顾材料的题旨和倾向,盲目套作和拼凑,就违背了写作的初衷。写作层面、写作心理、写作新区的激发、写作的本质在此我不想多说。至少有一点写作本事情动于衷而形语言,写作无非就是记录自我,我手写我心,流泻感受,书写性灵,或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是写身边事,说平常理。
2012年6月
上一篇:高三生物文本研读之六;高中生物易混知识点归纳[ 01-06 ]
下一篇:高三生物文本研读之七;教材中有关现象,事实等的原因[ 01-06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