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这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以文明史观为核心的新史观的应用。这些新史观主要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用新史观思路梳理历史如下:从横向来看,人类文明分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应的人类文明史就可以分为经济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从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知识文明1发展的基本历程,我们可以用这种眼光来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在复习中,应按照文明史观,构建学科体系,确定考,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近年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近代化)史范式、社会生活史范式等新史学研究理念,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些题目要求考生运用这些史学研究范式正确观察、理解、分析、、推理和评价历史现象。下面就结合其与教材的联系来谈备考应用。
一、文明史观
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岔到阐释了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六个选修模块,涉及政治文明的动力——改革、政治文明的内容——民主思想与实践、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因素——战争与和平、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等内容。教材从文明史角度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西方文明中民主、法治的渊源;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美国政治新体制、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反映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进步与不平衡的特点;近代中国的历史则是传统的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和借鉴、融合的过程。经济文明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教
材阐述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同时分析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阻碍下,新的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陨落。教材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如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上,摒弃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说法,而认为这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夜。在世界史方面,教材突出了工业文明的进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在文明史观下,教材还特别关
注了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内容。
精神文明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包括科学技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古希腊文明为根基的西方文明,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在历次思想解放潮流中高举科学、理性的大旗,呼唤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浪潮。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华文明的嬗变与更新。
文明史观范式下的高中历史学习有以下要点:
古代的典型文明: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文化);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有识之士的推动);两大文明分别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相关史实(16--19世纪):(1)西方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立法保障,代议制确立。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大机器生产,世界市场形成,政治民主化。(2)明清时期中国没有进入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被动而艰难的近代化历程(1840--20世纪中期):(1)经济:传统经济逐步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2)政治: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3)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交融:(1)古代: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中国汉唐文明的兼容并蓄(宗教、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东学西渐。(2)近代:历次侵华战争,西学东渐。(3)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借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新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等)。
二、现代化史观
世界历史上的现代化:(1)工业文明在西欧兴起,工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也称原初现代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兴起,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描绘了未来政治制度的蓝图。(2)工业革命时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全球。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经济结构中,现代化工业开始占主体地位;社会结构中,新的社会阶级占主体地位;思想文化方面: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治
思想是民主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新的政治体制虽已建立,但民主制度并不完善。横向看,全球化以殖民扩张方式进一步发展,给亚非拉带来了灾难,同时也带来了工业文明,部分国家开始学习西方的现代化。(3)转型期的动荡(20世纪上半期)。由于工业文明全面到来,人类社会有许多不适应,出现了巨大的动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美国家用传统的战争方法解决市场问题,形成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各国都采取“以邻为壑”的方针,对外倾销,对内货币贬值,急需国际组织调节。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成立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以调整世界经济秩序,工业文明深入发展(二战后至今)。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得以顺利推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普世价值进一步得到弘扬。
现代化范式整合中国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文化产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文字的出现和演变,从青铜时代到铁器出现。(2)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农业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演变,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历代科技、文化成就及世界地位。(3)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三、全球史观
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当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当前,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原始动力: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是在不停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抢占原料产地而大肆进行殖民扩张,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
外进行侵略扩张,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其丰富的资本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张。推动力量: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技术条件:交通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航路开辟
时期,在欧洲适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在三次工业革命中,轮船、电话、电报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使人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快捷。
四、社会史观
新课标教材新增了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些章节,如近代以来衣、食、住、行、风俗的变迁;交通、通讯的进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动乱时期的社会问题:天灾人祸往往会带来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古代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动乱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其突出一点就是大批北 -方人口流离失所迁往南方。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鸦片烟毒”、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20世纪40年代末国统区的社会崩溃等,都是典型的“社会病态和失调现象”。在中国现代史上,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问题也相当严重。
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自然界的特异性变化,如长久的干旱、过量的降水以及地震、台风和虫灾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灾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元末的黄河水灾、明末陕北的旱灾等都引发集群性的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英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在其准备时期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
完成,无产阶级相对贫困问题、城市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相继出现,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摆在英国人面前。
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贫困、治理自然灾害等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如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汉高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多次减免田租,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宋朝荒年招兵,历代统治者治理黄河水患等。
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二战后,欧美国家实施的福利国家制度,影响深远。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1921年春,苏俄出现社会危机,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59--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中共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国的改革开放,纠正了以往的极左政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生态史观
古希腊多山多岛,天然良港众多,农业发展困难,商业活动便利,有助于培养平等互利、开放自由的观念和民主的氛围。中国河流冲积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为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提供了天然基础,造成中国人心理上安土重迁、固守传统、不思变革、重农抑商、缺乏开拓冒险的精神。根据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每次寒冷期正
好是我国少数民族入侵较为频繁的时期;而每次温暖期,则是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第一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迁关中地区,出现了“南夷与北戎交”的局面;第二寒冷期约从公元初期持续到公元600年,中国东北与西北的少数民族纷纷从塞外南迁,最终导致了南北对峙和“五胡十六国”的建立;第三寒冷期在公元1000--1200年,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挥戈南下,辽、西夏、金、元等政权与两宋政权长期对峙。古代气候冷暖交替的波动恰与历史上“游牧民族一农耕民族”势力消长契合。
由于环境的变迁,中原王朝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逐渐分离以及经济中心渐次南移。西周和东周,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帝国首都显出了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迁移
趋势,而经济重心渐次南移。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带来植被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中国历代建造宫殿、陵墓、寺院建筑,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明初营建北京城,消耗大量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建立在最大程度地掠夺自然资源之上,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在“人定胜天”理念下,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种粮、围湖造田,产生了很大的后患。在未来时代,我们应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
六、不同史观范式下的重大历史事件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多个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
(1)从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从整体史观范式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文明史范式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迈进的地方。(5)从社会史范式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考查趋向值得广大师生关注。再如新航路的开辟:(1)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给广大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屈辱破坏。(2)文明史观:人类文明链接,交流碰撞发展。(3)整体史观:市场雏形出现,分散走向整体。(4)现代化史观: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地区开发。(5)社会史观:促进物种交流,丰富人民生活。
历年历史高考积累了一大批经典试题,这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复习时应加以有效地利用。我们可透过试题内容的变化,更好地把握复习重点以及重要史观的核心所在;透过试题题型诸如观点例证型、自主探究型、角色体验型、聚焦时事型、历史论文型的变化,了解高考历史试题形式变化的规律;利用试题使用过的材料,提高阅读和解析材料的能力;利用已考过的文史常识题,帮助积累文史常识。同时,通过科学、适度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切实做到优质、轻负、高效。
上一篇:[历史]融会贯通 高效迎考[ 01-03 ]
下一篇:[历史]高考考生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 01-03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