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年级组的要求下,各备课组进行了一轮复习探讨课活动,10月18号第一节课,肖老师主讲一轮A班示范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月23号第三节课,邓老师主讲B班示范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次一轮复习探讨课,我们历史组确定的探究主题是‘生成性能力的培养’,课题的提出是针对我们学校的生本课堂的展示是进过长时间准备的结果,但是高考时间紧迫,历史试题放在最后,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的现实提出的。主要在课堂中增加现场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示范课前,我们首先由主讲老师在全组内谈课堂构思和操作流程,然后全体历史老师参与发表意见,提出合理建议,在综合集体智慧基础之上,主讲人根据各自班级情况进行准备,然后上展示课,课后组织全组老师从五个点进行课堂点评,分析得失。
肖老师的课是在复读班讲的,整堂课在学生精彩的展示和紧张的问答中结束,下课铃响啦,学生老师仍然沉浸在上课的兴奋之中。
这堂课的研究主题是提升生成性能力,优化非智力因素,感动感悟学习,开明开放备考,在课堂中,肖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运用自己博学的知道和高超的课堂驾驭技巧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掌握书本基本知识,并且学会对知识的拓展和灵活运用,提高了高考应考能力。
我主要从教师高位点拨和两降一增的角度分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落实情况,如果从机械的角度看定义的话,本堂课似乎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课堂也没有冥思式的结束形式。但从新课堂的要求来看,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在思考反思,思维的要求力度远远超越了基本要求,对对基本知识的落实拓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极高的高度。
课堂中肖老师只训练了三个问题,总共花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就,但在这三个题目里面肖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归纳和能力,通过学生的展示可以看出学生平时的训练非常到位,能够准确审题,快速找出要点,进行高效答题,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本课堂是用的导学案,所以学生的答案可能很正确,但是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精心准备的结果,高考却是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能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来思考,需要快速应对的生成性能力很高,减少题目的数量和难度,提高了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体现两减一增的要求。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肖老师相机介入增加拓展知识容量,把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高度,充分体现教师的高位引领作用。
邓老师的课堂是在B班进行的,课堂既要兼顾复习要求,又要体现生本课堂的特色,要照顾慢班的实际,还要能够体现这次研究主题生成性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邓老师采用学生展示知识的主要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机智问答,穿插老师准备的幻灯片进行提高引领和现场检测,把学生展示,老师引领,学生互动和检测提高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调动,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体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
不足之处:两堂课时间都不够充裕,课堂也没有冥思式的结束形式,还需要增加生成能力培养的途径,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在以后复习课中多培养能力。
上一篇:[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反思[ 12-30 ]
下一篇:【生物】由一道题展开变异的小专题复习[ 12-30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