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湖北省的历史高考成绩持续保持在均分40—45分的低迷状态,几乎每年高考之后,考生、教师、家长都会对历史高考命题专家“声讨”一番,闲谈之间、网上“讨伐”声不绝于耳。然而命题专家却是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2010年高考成绩揭晓,我省历史均分“再创新低”,全省均分35.37分!学生失望、家长无望、教师绝望!难道一个高中生学了三年的历史,仅仅就掌握了不到40%的“历史”?难度如此大,区分度如此小,这样的高考究竟是在选拔学生还是在“刁难”学生?这究竟是在考学生还是在考专家?老师迷茫了:这历史课究竟怎么上?课堂标高究竟怎么把握?高三究竟怎么备考?学生疑惑了:这老师讲的高考究竟考不考?历史学与不学究竟有多大区别?付出究竟有多少回报?作为战斗在一线的高三历史教师,我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仔细想想,其实不是专家命题太难太刁,而是我们教师自己思维方式的落伍。在日益一体化的当今世界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需要的是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命题专家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发展站在更高的高度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考查而已。再说,命题专家听不听社会的声音,以后怎么命题,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无法左右,他们可以不管社会上的“声讨”、“非议”,但是我们不能不管我们的学生,一年一度的高考我们还得去面对,还得组织学生认真备考。所以,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专家的命题,那么我们只有改变我们自己的备考思维,改进我们的备考方法,优化我们的备考模式。
一、问“痛”传统备考,转变备考思维。
“我们的成长从哪里开始?肯定不是从已有的荣誉和成就开始,而是从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开始。我们应该更多的发现问题、展示问题、分析问题,也就是从寻找自己的‘痛’开始行动研究”。这是“新学校行动研究”发起人李希贵在他的《“新学校”,紧贴大地的行走》中谈到的一段话。是啊,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工作再努力、再敬业,最多也只能原地踏步或者小步前行,绝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也就不会有大踏步的前进。那么我们的历史备考“痛”在哪里?反思我们的备考工作,我认为“痛”在三处:教师包办,讲的太多——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烦,课堂效率低下。此为一“痛”;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学生大量做题,犹如大海捞针,最终广种薄收。此为二“痛”;囿于教材,知识面窄——教师死教教材,学生死背课本,应变能力差。此为三“痛”。总之,传统备考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被”接受、“被”训练中,所以,高考遇到新题也就没法主动解决,只能乱猜一气、乱答一通了。为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备考思维,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教师,往往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作为历史教师,往非常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历史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在备考中教师绝不能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必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除其内容如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以及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外,国家设置这门学科的社会功能——“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更不容忽视,所以我们要“跳出历史看历史”,要把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转移到对历史学科本身的研究上来,尤其是对其社会功能的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囿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学案导航,打造高效课堂。
北京文综命题组负责人在谈到文综备考问题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基础知识应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主要负责方法指导。”即在备考中对知识的背诵、记忆应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在今年的历史备考中我改革备考方法,利用“导学案”导航,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复习。“导学案”的具体编写模式是:
1、列出“知识清单”。教师认真解读考试大纲,然后根据具体复习内容列出相应知识清单,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有的放矢。
2、编制“课堂检查”。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及历年高考题,以填空形式列出相关章节的考点,学生在自主读书后当堂自我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对于掌握较差的部分要用红笔更正以提醒自己注意。
3、整编“疑难易混”。学生记住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把一些重点和易混点理解透彻,这样考试才会少出错。为此,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对疑难易混点的讲解文字进行整编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消化。同时,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阅读材料(比如新教材上面的、专业著作或者网上的),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选编“针对练习”。学生对知识点记的怎么样?对疑难易混点理解清楚没有?这还得通过做题进行检验。教师在选题时一是要注意基础性——照顾大部分学生;二是要注意严密性——防止误导学生;三是要注意区分度——能够暴露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
5、精编“能力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后,能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不能调用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所以,教师必须精编“能力提升”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精心设计系列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搜找背景材料时要注意材料一定要新、信息量要大、理解有难度。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典型性、代表性,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组织答案的能力。
6、整理“知识结构”。一章或一节复习结束后,还要让学生对知识结构自主归纳整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把握能力。
具体的课堂复习模式是:一个导学案一般用两节课完成。
第一节课:1、下发“导学案”。2、学生根据“知识清单”阅读课文及“导学案”上教师补充的“疑难易混”等拓展阅读内容,教师巡视课堂、不进行任何讲解,这一环节必须充分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3、学生通过“课堂检查”题进行自我检测,查缺补漏。4、学生完成“针对练习”和“能力提升”题。
第二节课:1、教师根据课前学情调查情况(批阅“导学案”,通过错题找出学生没有理解清楚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一环节的原则是“有做必收、有收必改、不改不讲”。2、学生整理归纳复习的相应内容,完成“知识结构”。
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他们根据“导学案”自主读书、检测、纠错、查阅资料、讨论、做题……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三、重视方法引领,培养思维习惯。
鉴于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学生能力考查越来越高的走向,死读书、读死书、泛泛做题已无法适应当今形势下的高考,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尤其要重视学习方法如审题、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的指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史料教学,只有通过史料教学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并不断提高基本的阅读理解、审题、分析、归纳、概括等高考所要考查的方法和能力,也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在高考中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以上仅笔者一孔之见,有错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上一篇:[历史]如何提高高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24 ]
下一篇:[历史]新课改下历史复习备考策略研究[ 12-25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