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软件2018|ManBeTx最新动态|ManBeTx移动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3、人行道。传统商业加快调整,大型商业综合体天河城投入运营,预计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

浅谈物理学科课堂教学金标准的实施途径

作者:马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对我校生本教育教学转型升级之路,郭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提出了以“课程再造”和“教学重构”来推进我校生本教育教学转型升级。郭教授指出,物理学科的课程路线是“从物理知识的传授,到物理概念和法则、方法的主动形成”,其具体的课堂教学实现方式就是“根加空”。所谓“根加空”,是由教师提出关于某教学课题的一些“简单、根本、开放”的问题或观念,让学生在课前或预习环节深入分析和思考,而这个“简单、根本、开放”问题的解决思路或观念的建立将为更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范本,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不教而教。这里的“问题之根”就好比是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可以生根发芽的种子,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课堂上能够迁移应用,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地讨论、交流,最后这颗种子就能够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根加空”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可以有效化解当前我校生本课堂的诸多问题,如感觉课时不足、课堂讨论不深刻、质疑不足等。

物理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根本来源是物理实验现象,物理教学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方法对这些物理实验现象的思维加工过程。所以物理学科的“智慧之根”就是“大量的、以体验为基础的、贴近学生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的“金标准”就是“看物理材料与物理思维的互动形成了没有?”

下面就如何落实物理学科课堂教学金标准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操作、反复观察、反复体验的物理情景、现象和实验。这些物质化的教学素材能让学生形成关于某个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由物到理”的认识起点,是促进学生知识发生、发展,智慧迸发、能力跃升的基本材料。一节成功的物理课,首先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操作、反复观察、反复体验的物理情景、现象、实验等物理素材。我校物理教师已普遍认同“深刻的学习来源于深刻的体验”这一观念,“深刻的体验”对新课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概念课和规律课。这些最基本的物理教学素材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动手的小实验、实验室中的探究性实验、视频材料、模拟实验、背景材料介绍等。当前,我们急需加强这些基本素材的积累、升级换代、丰富化、多样化。

2、能否恰当地使用这些真实可感的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等素材是衡量一节物理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导入提供了什么样的物理情景、实验或现象,是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

(2)概念、规律的生成与建立是否有足够多的、生动的、恰当的物理情景和实例资源来支撑学生的体验、感悟和生成。

(3)难点突破有何教学策略,是否有恰当的教学资源来支撑,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视频资源等。

(4)即便是习题课、规律应用课,也不能就题论题、机械讲解和训练,教师也要能挖掘物理知识、方法和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将物理与当前科学技术热点、社会热点、法律法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怎样利用斜上抛知识帮助运动员提高投掷铅球的成绩,怎样理解交通运输中超载、超速的危害,怎样利用电表检修电路故障,怎样利用静电和消除静电的危害等。

 

3、如何实现“物理材料与物理思维的互动”是最核心之处,是教师备课的重中之重。

一是备物理概念、表述、规律或原理要选择哪些物理素材来作为支撑,教师要设计好核心的问题链条,以推进互动的形成。二是这些物理素材和物理结论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即怎样由物理素材的分析归纳得出物理结论。三是学生不能展开分析或讨论交流偏离轨道时,教师如何及时介入。一般来说,物理素材和物理结论之间是无非是归纳关系、演绎关系、递推关系、数学方法处理、极限思想、建立理想化模型等。在这些互动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辨析物理概念、抽象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实验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物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经典的物理思想方法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就会生发、生长,而这些能力和素养正是当前的高考所要求的关键能力。

 

4、要分不同课型就如何准备物理素材、如何实现物理素材与物理思维互动进行探索。一般来说,高中物理主要有三种课型“概念、规律课,即新课;习题课;复习课”。课型不同,目标就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认知水平也不同,需要哪些素材就不相同,素材与物理结论的互动方式也就不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陆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