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重要概念。围绕物质的量构建知识网络进行课程和实验。考虑到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这个阶段,理解物质的量有一定的难度,备课组专门就本章编制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复习课,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目的是加深和巩固对之前课程的学习。在有化学教研组观摩下,由我在高一(7)班上了此次的汇报课,下面是几点关于该常态课的几点反思与感悟:
1.教案的设计
教案的设计主要是在高一化学备课组长宗明华老师的指导下,仿照平时上课所用的导学案进行编制,分为【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新课】、【练一练】、【动动笔】5个板块,以导学案中常用的2H2+O2=2H2O(水蒸气)作为导入的模块,既能唤醒学生对以往课堂的熟悉感,也能很快打开学生对相关知识记忆的阀门。【新课】里面运用了网络结构图,抓住了本章的核心问题,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赘述。在【练一练】这个版块,第一题主要是在同温同压下,比较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之间的比值大小,该题目学生把握的比较好,难度系数一般。第二题,主要是针对四种气体,比较体积、密度、质量、氢原子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由于学生很难把握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较易倾向全篇大幅的计算,工作量比较大,整个选择题做下来花费时间较长,难度系数很大,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去引导显得很重要。第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运算,大部分学生在这一板块都处理的比较轻松,难度系数较小。考虑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这一实验在本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将实验部分放置【动动笔】这一板块。教案有点不足之处是【动动笔】第一题中,比较的5种物质中,缺乏在一种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如果加上该条件下的气体,此题就很完整。总而言之,该导学案将本章重难点把握的到位,详略得当,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案卷。
2.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优势:
(1)条理清楚,有学生质疑与互动,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2)学生学习习惯好,在读题的时候就明确了单位换算;
(3)学生学习能力强,提前画出了表格,并提出了要对题目进行整理,学生之间的互动中纠正了开小差的同学,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自己组织抢答,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轻松;
(4)生-生互动、对抗和质疑是一大亮点;
不足之处:
(1)课堂虽然活跃,但有些凌乱;
(2)学生在展示的时候,课堂有点趋于娱乐性,过于发挥,有点冗长;
(3)时间分配不合理;
3.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
优势:
(1)课堂内容详略得当;
(2)课堂组织有序;
(3)课堂展示形式多样,有抢答、看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生本理念;
(4)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热情高涨,互动、质疑和对抗充分展示,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不足之处:
(1)课堂引导不够、点评时机没好好把握,面对学生过于发挥的时候,应立即出来制止和干预,并作出学法指导;
(2)制作的PPT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字体、颜色、反光等),教学手段有待加强,展示课上必须人人有导学案;
(3)归纳总结不及时不到位,点评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要学会善于捕捉学生一闪而过的亮点与错点,点评需要具体,打分需要有标准,学习过程评价需常态化、规范化;
(4)规范用语和化学术语,去掉口头禅;
(5)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发现,因此要求教师有高的敏感性;
(6)拖堂2分钟,是很严重的课堂事故。
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教案的分析,对学生、教师课堂表现进行的分析,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候,除了要学会反思,更多的需要多去学习、观摩有经验老师的上课,快速的成长为合格的生本课堂的一名教师 ,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学会去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今后一直努力和进取的方向,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