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性作文要求学生面对给定的真实情境就事论事,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学会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表明观点对学生来讲倒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以理服人。学生行文大多絮絮叨叨,言不及义,既无立骨之言,也无居要之理,观点无理可撑,阐释软弱无力。既拓不开来,又深不下去,文章难以入格。全年级一次作文下来,难以找到几篇有价值的范文,只能找出一些零星的比较有见地的句段来欣赏飘扬。无论是社会现象内因与外果、事物事件现象与本质,还是道德与法律、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明等热点问题,学生都无法做到理性的清明。
当社会的主人,做清明的自我,这也正是高考作文变向(也可以说是回归)的初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相应的要求,其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学生应该获得发展的五方面之一的“思考•领悟”里边提到:“……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固然,任务驱动性作文重在发掘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彰显语文课程交际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但众所周知,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熏染长期沉淀的过程,其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务驱动性作文写作呈现出来的“思辨缺席症”也不是说医就能见效的。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在于练手而在于练脑,作文框架容易练就,但理性思辨却难以教成。思辨能力是一个人认知水平的直接反映,它要求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认知,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下,这与我们的课堂缺乏思辨不无关系。我们的语文课沉迷于归纳“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具体到高考语文试卷,除去作文题,全有标准答案,就算是阅读题,也有固定的套路、技巧,答题方向被完全限定。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是思辨,反而是“反思辨”。如果作文题再要求考生写“高大上”不容批驳的观点,那么学生毫无疑问都是传统的、正统的、定势的思维模式,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多元认知?
语文教师思维品质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从语文学习本身来讲,语言本身发展、言语表达需要以及学生的领悟均离不开思辨。但实际课堂上,我们俨然教参的传声筒,习惯呈现思维结果而对思维过程语焉不详,简单化、粗硬化,思维惰性较强。如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实来得有些突兀。纵观全文,前文主要讲述秦国的发展、强大、御宇、隳庙,而且重点也似乎是肯定褒扬,这些事例与结论之间什么关联?这似乎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究。往往读不懂的文章或不理解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的启动点。
当老师缺乏自主理解而支离破碎地进行板块式教学时,学生得到的知识也会是一地鸡毛。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针对其“一蓑烟雨人平生”一句,我们联系之前的《赤壁赋》、《承天寺夜游》以及东坡肘子、西湖苏堤、儋州东坡井等,宽阔学生的认知,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丰润起来,立体起来,对苏轼的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从而对其思想乃至人生都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其思维认知就不会那么生硬与空洞。教师活学活用纵横捭阖,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学生也会灵动起来。照本宣科,没有个人思维参与,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这样的解读只能让学生厌倦语文厌恶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参与课堂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了。
当然,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课堂训练学生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哲理性课外读物,如哲理小品,文艺评论等,让学生在多元认知中产生质疑,生成自我认知。对于阅读,倡导学生深度精读,拒绝秒读,在细熬慢炖中涵咏品味,沉淀思想,厚实精神。
我们可以给予学生知识,我们也可以给予学生虚无缥缈天马行空的思想。思想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思想,知识也没有用武之地;拥有思想,知识便可唾手可得。
上一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06-22 ]
下一篇:【高三英语】寓法制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06-23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