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法指导】
1、早自习诵读全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理解文章大意。
2、自主探究学案上的思考题。
【知识链接】
王羲之其人其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被人称为“书圣”。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文体——序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但王羲之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解释下列方框中的字,翻译句子。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文本探究
1、《兰亭集序》乃“序”也,全文却以情出。文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为什么?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他的生死观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做的?
3、大家如何看待王羲之的这种人生态度?他的人生态度又给了我们哪些生命启示?
【延伸阅读】
魏晋风度的洒脱和无奈
说起魏晋风度,不少文人墨客都是十分景仰的。甚至于个别的还因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终生懊恼,就连他们的父母也莫名其妙或哭笑不得地受了不知多少次的抱怨。老实说,对魏晋文人的那种洒脱、率真和特立独行,我年轻时也曾羡慕过一阵子。后来,通过了解那段历史,加上自身阅历的丰富之后,才发现魏晋风度其实并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潇洒和光鲜,她也有很多的心酸和无奈。
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420年),是一个政权分割、藩王争乱、灾害频发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代。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公元290年,晋武帝逝世,次年,西晋宗室之间便发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直到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现在的南京重建东晋。从曹魏的建立到东晋灭亡,历时200年,20个帝王。这期间,除了内乱和战争之外,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蝗灾和旱灾也频频发生。特别是从曹魏时代一直到司马昭专权,这非但不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相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其间,对言论的扼杀,对世家大族知识分子的打压,让世人惶惶不可终日。一批文人虽有太多的抱负和理想想去实现,但在这种世态纷乱和集团倾轧下,他们在不放弃品格和原则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的恐怕只能是避祸保身。要说保身也不是太难的事,但要命的是他们是一群有思想的文人,他们既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也不愿把白的说成黑的。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一种让世人难以理解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放浪形骸”。正因为如此,从司马昭时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魏晋士人选择了疯子一样的行事方式,而且很快成为一种风潮,在知识分子之间流行起来。虽然最初的动机是避祸保身,但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反倒成了他们释放压力,获得快乐,寄托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并惭惭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当放浪形骸的态度深入魏晋人的骨髓时,他们从思想和行为举止上都力求随意自由,对于世俗常理和官场礼节是极其抵制的。有人不屑权贵之交,如阮宣子,其人时常将一百贯钱挂在自己的拐杖头上,整天出入酒肆,买酒酣饮,偏不与权贵相交。有人面对高压险恶的环境,顿悟生死,如刘伶时常乘鹿车远行,身边仅带一壶酒,让家仆扛一锄头跟随,并说:“我若是喝死了就把我就地埋了吧”。有人视功名声誉如粪土,如江东步兵张季鹰,此人平日里放纵不羁,有人便劝他说:“你这般只图一时的放纵随意,难道不想死后美名传世吗”?而张却说:“死后美名还不如现在的一杯酒”。有人不为世俗眼光所拘束,如王子平出任荆州时,朋友相送,行至庭院,见树上有一鸟巢,便脱衣卸巾往树上爬去,这时内衣勾住了树枝,他索性连内衣也一并脱了。等取完雏鸟下树后,神色自若,旁若无人。还有嵇康锻铁不理前来拜访他的钟会,王子猷夜乘小舟拜访戴安道到门口不入而当即返回。凡此等等,充分说明了魏晋贤士们,以旁人认为不可为的行为举止,来尽力使自己摆脱礼教的束缚,超出世俗。他们的乖张佯狂并非都出自本意,很多时候可能是心有苦衷而在现实中又难以释怀。
说到魏晋风度和放浪形骸,自然不能不说说“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当时的山阳县,今天的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饮酒纵歌、抚琴赋诗、谈玄说道。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返自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生活上不拘礼法,追求清静无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这七人中,嵇康无疑是思想领袖。他一生倡导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返自然”,虽然这是“竹林七贤”的共同追求,但一生一世真正做到的,唯有嵇康一人。他快意随性的一生虽以悲剧收场,却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一曲一书,曲为《广陵散》,书为《与山巨源绝交书》。晚明大儒王夫之评价嵇康是“领风气之先,留千载绝唱”。在后人心向往之的魏晋风度中,嵇康正是一位奠基人物。阮籍是最有才华的一位,他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他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由于他名气很大,掌权的司马集团很想拉拢他,但阮籍和司马集团总是若即若离。后来,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遂作罢。阮籍常常自己驱车,任意游走,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大哭,其内心的纠结和悲凉可想而知。与其他六贤相比,山涛年龄最大,他虽然年轻时崇尚老庄思想加入了竹林七贤之列,可是本质上却不是一个浪漫的文学家或忘情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拘守世俗礼法的彬彬君子。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任官方面,他的积极出仕跟其他人来比的确有一段差距,他曾三次举荐阮咸为吏部郎,虽然嵇康写了与他的“绝交书”,后来嵇康被杀害,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山涛,他不仅精心照看,还把嵇康的儿子嵇绍举荐进入了仕途。向秀是喜好老庄之学的,但是从年轻时就喜欢读书的向秀,对儒家思想也是相当有研究的。他二十岁时,曾写过一篇《儒道论》,后来又作《庄子注》。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而违反“名教”。他还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非常有名。刘伶,不仅身材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是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刘伶是个醉鬼,他经常沉湎于酒中,无视礼仪,任性胡为。他饮酒的故事很多,除了前面例举的醉死就地埋的故事外,还有一个就更为离谱。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他的著述甚少,唯《酒德颂》一篇而已。王戎生在门阀世家,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自幼被视为神童,又有官宦之志,很自然的便走入官场。在七贤当中,王戎是最年轻的,他比山涛小二十九岁,比阮籍小二十四岁,比嵇康小十一岁。王戎认识阮籍是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浑,官任上书郎与阮籍是同事并有亲交。王戎也跟着父亲住在尚书郞的官舍中,阮籍每一次来拜访王浑,谈不到几句话,就转到王戎的房间,这对忘年之交,一谈就是大半天。王戎二十四岁时,被司马昭争为相国橼(宰相的属官),而推举他的,就是那位司马昭跟前的红人钟会,钟会是明理派清谈的代表人物,基本上是反对七贤的,也就是他使嵇康走上死亡之路的,而身为“七贤”之一的王戎竟然接受他的举荐而为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戎的世俗性。最后一位就是阮咸,他是阮籍的姪子,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阮咸不仅擅长演奏,也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说就是他所作。阮咸和阮籍一样,生平也很鄙视礼法。虽然叔侄间有辈分差距,但却不拘形迹,经常像朋友一样共同游息,那种放浪不羁的生活作风,也的确各有千秋。
魏晋时期,无论是“竹林七贤”还是众多的名士,他们之所以装疯卖傻或是放浪形骸,我认为并不是他们真的想这么做,并不是他们刻意要去“作秀”或当“另类”,实在是不得己而为之。换言之,这完全是特定历史情况下,一些思想者既想保命,又不想屈服于统治者的无奈之举。毕竟,生命是宝贵的,而且每个人又只有这唯一的机会。所以,一味地大讲特讲魏晋贤士们的潇洒和自由,我总认为是不厚道的,甚至是残忍的。用一句俗话说,"他们只看到了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这三个情况便可看出一二。一个是“竹林七贤”的大哥大嵇康,虽“领风气之先”,终因孤傲过度,不配合统治集团而被砍头。一个是才华超群的阮籍,他虽有本事为推脱女儿的婚事连醉两个月,但他每每驾车走到无路的时候便嚎哭而回。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如此洒脱的阮籍又为何每每“嚎哭而回”呢?其实他内心是非常凄凉和苦痛的,他哭的是理想幻灭的无奈与悲伤,得过且过却不甘心的内心挣扎。还有就是西晋中后期,知识阶层的腐化堕落。魏晋士人的放浪风,在司马昭统治时代达到极盛。到了司马炎时代,则采取了优待士大夫的政策,原先的政治高压已经开始松动,严密的思想控制也不如以往,士人们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不必再去装疯卖傻了。加之优厚的生活待遇,让魏晋初期一代人的“放浪形骸”被身后最近一代人的“享受人生”和“奢靡浮华”所取代。虽然他们有时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前人的“放浪形骸”,但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或“作秀”,其内在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早被他们遗忘得一干二净。由此可见,“放浪形骸”在魏晋初期是士人们不得己的一种人文精神和自我人格的坚守;而到了中后期,随着政治形势的相对宽松,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相当一部分士人则把“放浪形骸”当成了附庸风雅的一种“作秀”。从这点来看,时势能造英雄,时势也能造庸人和俗人!这恐怕就是人的悲哀之所在,也是人生悲剧之所在吧?!
课后反思: 《兰亭集序》叙写兰亭美景,写景妙趣天成,抒发人生感慨。根据内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应用多媒体设计出切合教学需要的视频引领学生入境,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在美和感动中理解文章。学生难以体味古代文人聚会时高雅的活动,也就难以真正把握作者情感。影像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同时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文情景的能力。用文言说理的文字对学生来说既不吸引人又抽象难懂。用电子杂志配上精美图片来展示中外作家同类的议论文字帮助学生横向联系,找出中外文人对人生的相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王羲之。用视频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鲜明的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有益社会”的人生观,达成情感态度教育与价值观的同步。
作为一篇富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古文,《兰亭集序》中的议论文字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读懂,读透。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是间接经验,多媒体则是沟通书本间接经验与学生直接经验的桥梁。在学生理解有障碍的时候适时地、恰当地加以引导,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作为优秀的文言散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领略兰亭的美景,体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