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内课程资源中,作为思想政治校内资源,目前使用的是国家统一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四科必修教材。由于思想政治本身的政治性导致其地位的权威性及教材选择的局限性,这就更加强调思想政治科教师在新课程中如何“用”教材的意义。
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应如何“用”教材呢?一年来,笔者在课改实验区一线中一方面积极响应和推动课改,另一方面也针对于此走访及了解了高中课改地区的一些学校。发现许多学校教师还不善“用”教材,仍然停留在“教”教材的环节上。比如,有些学校过度强调课标,不是深入研究挖掘课标的内涵,而是单一地从课标表面上着手,课标怎么写就怎么教;有些学校则过度强调教材,始终如一地遵照教材的编写进行逐字逐句地教;有些学校则过于超前,为了迎合课改展现的新形式,而把教材内容弄得颠三倒四、过度包装等等有如“四不象”而无不及。
那什么是“用”教材呢?教材,就是讲授内容、知识的材料。所谓“用”教材就是把教材使用当作一种手段,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它区别于“教”教材,“教”教材就是把掌握教材当作目的。由于有些学校教师不善“用”教材,使得教学古板,方式陈旧,上课时间总感觉不够,教学学习效果不好,达不到课改的要求和目的。
所以,要“用”好教材,就应找准“用”教材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要读懂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前提。许多教师对读懂教材容易忽视,但这又是“用”好教材的关键前提。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新课程教材,一方面是继承了新课程前的许多内容,但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许多知识,并且和不断发展着的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假以时日仔细研读,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知识怎能谈得上用“一条不断流动的水”授予学生呢?如《生活与哲学》中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框,课文内容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揭示出创新的意义和内涵。而作为教师仅懂这些并仅以此授予学生那并不是真正读懂教材,作为创新我们更需要从现实中读懂如何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来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读懂不仅指理解某单元某框题的课文内容,而是在理解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课文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及由此体现出的教学目的。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做到“用”教材时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二是要做到课标和教材有机结合,这是“用”好教材的基本保证。课标即所修科目要达到的目标,新课程的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对课标的理解即要把它看作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目的,同时也要把它看作学科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过于强调课标,则造成教学过于单一,体现不出课标所辐射出知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这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如某校一名教师讲《经济生活》中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框时,仅根据“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这一级课标所写笼统地介绍货币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而已。其它如“货币的本质”这一重要的知识并没有点到。另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教学如果过于重教材,一是会出现课时不够的情景,二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受到束缚,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生活与哲学》中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教材内容讲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同时也阐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涵盖面之广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照本宣科则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学时要把课标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等等。
三是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这是“用”好教材的关键。第一是整合教材本身的知识。作为课改后新编的教材,虽然从很大程度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也加入了很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内容,但作为新事物,仍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要做到“用”好教材那就要善于整合教材。如《生活与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一框中讲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没有讲到其方法论要求,而是中间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后才讲到其方法论要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此,教师如果从一定的逻辑顺序上讲课时则可先把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提前来上。所以,要“用”好教材则要求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第二是要在教材原有内容上加以丰富拓展或进行压缩。作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作为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在保证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教师既要为学生节省学习时间而对一些内容进行压缩,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对知识的拓展。如《生活与哲学》中所讲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中,教材对其这一方法论要求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就可以从认识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等内容的拓展中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对于《生活与哲学》的原理来说,整本教材内容涉及面广,从中难找出方向,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方式把原理通过名称、内容、方法论要求、例子等方式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使书从读厚——读薄——读厚的转变,节省自己保贵的学习时间。第三是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来说,教材仅是基本的重要的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新万博软件2018 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所以,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每所学校的资源如果善于开发的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有丰富文本资源、多功能的教师资源、团结互助的学习资源、现代化的媒资源、众多的研究展示类资源、和谐的社会资源等等。如《政治生活》所讲的世界多极化中的综合国力时可利用正在本地举行的太空展资源以体现出科技实力;《文化生活》介绍地方文化特色时就举本地的文化特色。如在海南儋州就可根据儋州的“诗乡歌海”这一特点展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调声、山歌等等来充实我们的资源。
四是要有适中的教学方式,这是“用”好教材的重要途径。高中新课改更注重教学的启发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体现这一点,有些教师每节课都把教材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每堂课过于“热闹”,不管是课堂课桌布置、导入新课、授新课还是提问、讨论等等都处在“闹”的环境中,学生“闹”完了,什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也荡然无存了。这种把教内容装点的花里花俏并不是在“用”教材而是在“折磨”教材。办事情总不能千篇一律,认为课改那就什么都得改是形而上学的办事方法。作为课改,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学生较陌生的知识,教师该重在用讲授法那就用讲授法,如《经济生活》中的股票问题,作为一群从山旮旯出来的学生来说那是闻所未闻的事,即使你用满40分钟甚至400分钟给他们全部进行讨论同样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而对于那些学习条件较好,基础也不错的学生来说,那用多一些启发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让他们拓展思维进行想象思考解决问题也是可以的。所以,教学方式的展现即不能落俗套更不能画蛇添足,确保教材能“用”好。
教材是高中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课程标准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标准,教师就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上一篇:培养核心素养 引领学生成长 (潘桂玲)[ 06-19 ]
下一篇:19大报告新表述与高中政治教材知识点对比(潘桂玲)[ 06-19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