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亚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说,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老师用激情点燃的火把。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充满激情的关心和爱护回事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由热爱老师到热爱这门课程。由此看来,激情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源于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对学生的热爱。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调动激情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情境创设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
一、用多媒体或图片等画面材料创设情境。
二、用动作创设情境,那定是无声却美妙的体验。
一个好的老师,他必能调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在课堂上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或是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能传达出无限的激情。我们考察一下,会发现授课的老师绝少正襟危坐的,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是手舞之,脸秀之,眼视之,他们所希冀的就是情态并茂。很多老师讲课时,会不自觉地把手在空中挥动,他们的举止里既包含着鼓励,也包含着期待。
三、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这是最直接、便捷且有效的方法。在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语言描述就能激起学生的无限的想象力。
四、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我们的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能激起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感触。
五、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创设情境。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并有介入性作用的方式,最直接最广泛的莫过于声音,二者之间语言的交流是最主要的途径,所以用好“声”银造好势,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首选。“文似看山不喜平”,授课也是这样,平板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可能更大的功能在于催眠。所以抑扬顿挫就成了多少人多少年来追求的目标。当然,这也需要投入激情,它不是翻云覆雨立竿见影的技巧,而是长期有意识磨练而成的素养。善用者在声音的高低起伏之间挑起学生的注意兴奋,在语调的停顿转折之间引发学生的思维跃式。
六、用精思巧问创设激情四射的课堂。
四环节生本课堂中,如果一个老师不能把自己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组织起来,不能把学生的无序的问题,有时甚至是看上去无理的问题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层,就很难驾驭课堂。孙绍振先生说:“一个教师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就得有本领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科学理性以外的美的天地中去。”这就是精思巧问的魅力,它能使教师的激情四溅,辐射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环抱满腔激情走入课堂,想方设法创设激情,并适时掌握激情的分寸。激情不是表演。设想一下,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而去刻意修饰声音,那将不再是先“声”夺人,而是喧宾夺主;如果为了抑扬顿挫而去模仿三味书屋里那位老先生摇头晃脑,恐怕只会让学生窃笑;如果单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无指向的提问,无意义的乱答,只能是活跃有余而深度不足。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性,即把学生的注意、思维集中到知识点上,要能够触动学生的“穴位”,使他们处于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甚至灵感,在瞬间迸出火花。孔子讲“循循善诱”,关键在于“诱”,老师的激情则是欲诱之饵。虚张声势的作秀,只会转移学生的兴奋,酿成南辕北辙、取而不得的悲哀。
上一篇:【高三语文 刘亚丽】“丹柯”形象初探[ 06-10 ]
下一篇:【高三语文 刘亚丽】关于生本课堂的几点反思[ 06-10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