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软件2018|ManBeTx最新动态|ManBeTx移动版

此番和切尔西的伦敦德比大战,阿森纳也期待击败对手晋级联赛杯决赛。威尔希尔同阿森纳的合同将会在2018年6月到期,到目前为止,俱乐部并未与他续约。常规赛还剩最后8轮,北控15胜15负排名第12位,此次广东三连客还要迎战目前第10位、自己季后赛的直接竞争对手广州队。

【信息组】《微课开发与应用》项目报告

作者:张韬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9日
 

2016年10月底,我们向远安县教育局申报的《微课开发与应用》项目名师工作室,经评审立项。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课题组成立的背景及现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现状

1、2010年佛山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并在佛山中小学组织了微课大赛,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了第一届全国微课大赛,标志着微课在全国从理论走向应用。与此同时,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李玉平老师提出微课程,南京师大教授张一春,(广州)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开始从理论和应用层面进行研究。

2、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远远不及课件的使用率,其原因可能在以下两点:1、生本课堂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微课和课件不同,课件是帮助教师教的工具,而微课是辅助学生学的资源,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教的方法,而忽略的学途径。2、平台建设及内容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局域网的稳定性、网络带宽的流畅性、IPDA等手持智能设备的普及等,还不能满足微课全面普及的要求。如何在目前的软硬件条件下开展微课与生本课堂融合的教学实践,将依赖于更多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成立了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的项目组,旨在探索微课这一教学手段在高中教学应用中的途径和方法。

二、项目课题研究的方向、价值及项目团队介绍

项目课题组的研究的方向和价值:1、利用数字平台对微课进行整合,让微课真正融入生本课堂,让其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辅助教师教学的手段,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我们成立课题组的初衷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2、课题的研究的价值除了探索微课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等之外,还可以为微课在高中其它各学科中的推广积累经验。

项目组长:张韬,男,高中信息技术一级教师,宜昌市“十大教学能手”优胜者,远安县第五届骨干教师,县级教学标兵,校级教学能手,15年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6年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项目成员:王文慧,男,高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宜昌市第四、第五届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参与过多个省级以上课题,参与华科版《全日制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两本书的编辑工作,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

邓晶玲,女,2014年参加工作,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校级教学能手, 16市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17年湖北省信息技术优秀辅导教师。

杜庆联,男,高中综合实践高级教师,远安县第二、第三届骨干教师,省优秀劳技教师,省第九、第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评审专家,多次荣获多媒体课件制作全国一等奖和省一等奖。

秦军,男,高中物理一级教师,13年被评为“宜昌市优秀高中物理教师”,15级获省级“优课”,县级德育标兵。

张勇,男,高中生物一级教师,思科网络工程师,宜昌市E教能手,远安县十佳青年教师,生物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爱我班级互联网+班级创始人,十一五、十二五中央电教馆课题负责人,并在十一五所担任的课题中被评为省先进个人,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三、项目工作室研究的基本内容:

(1)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

(2)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3)探究利用微课技术解决知识体系中难点问题的方法,并系统的进行微课的制作设计,形成配套的微课集。

(4)探究通过教学策略的转变,以微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

(5)开发并运用适合生本课堂的微课网络支持平台。

(6)通过课堂实践,探讨微课与课堂的融合。

四、项目工作室研究设计及步骤

以工作室成员为依托,以高中课堂为阵地,通过定期问卷、交谈等形式了解微课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适时调整教学模式;通过实时课堂检测,了解微课对学习效率、自学效果的影响,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并分析微课对学习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影响。

1、项目实施假设

教师能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中心、能力中心、活动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灵活、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资源,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习规律,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积极参与、积极探究、互学互助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

2、项目实施的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的个性化,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学习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要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结合。

(2)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以宏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它强调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必须自己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前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型的核心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领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

五、项目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微课与生本课堂融合应用实践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而目前高中阶段的现状是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自学和复习中产生的问题多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问题解决的途径不能完全满足当下高中学生需求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自学和复习,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以一节微课在高一信息技术课常态课的应用来讨论微课在生本课堂的应用:

本节课的课堂目标是对下图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但在分析数据之前需要学生先对数据进行计算,而数据计算是高中学生已有的技能,可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20%左右的学生能熟练应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50%的学生能计算但不太熟练;30%左右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好。所以我们制作了一个2分钟的微课帮助他们回顾这一知识点。本节课引用微课的好处在于:对于已掌握的同学可以节约出时间用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不熟练的同学可以通过快速浏览的方法回顾之前的知识;之前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学生,教师预设的教学重点可能就只是他们需要了解的部分,他们将在本节课通过多次回看的方式掌握之前的基础知识。微课的引入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有了选择的菜单,也减轻了教师重复讲解和单独辅导的工作量。

 (二)微课的选题、制作的探索

1、关于微课的选题: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用微课来呈现,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用微课来呈现,太深或太浅的内容都不适合做微课,不是讲不清就是没必要。

2、关于微课的制作: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好微课,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制作微课,是很多老师关心的问题。其实微课是为学习者和交流者制作的,不是为评审专家制作的,它是为教学与分享制作的,不是为评审与获奖而制作的,前者注重内容与实际效果,后者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技术的先进。所以用什么样的软件和技术来制作微课不重要(PPT、手机录像、简单的录屏软都是微课制作的工具),重要的是形式与内容应该相得益彰,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会用到不同的技术手段;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能用简单的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是高水平。我们认为好微课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三)微课对生本课堂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层面:微课的使用权在于学生,它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能很好的解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需求:对于学优生,它可以满足其对学习菜单多样性的需求;对于学困生,其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又能很好的帮助他们进行二次学习。在教师层面:微课能减轻教师重复讲解和单独辅导的工作量,也能成为教研交流和成果分享的重要手段。

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微课也不例外,我们不能为了微课而微课,不考教学效果和课堂融合的微课是徒劳的,微课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高效。微课开发和应用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能否普及,也不在于其制作技术的难度,而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和这种转变所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

六、课题研究成果

项目课题组经过半年的研究实践,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之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实际,形成了如下成果:

1、高一信息技术学科已形成相关知识点的微课集;

2、高二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集已初步完成;

3、物理和生物学科的微课制作和应用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

4、本学期项目组张韬、王文慧、邓晶玲三位教师的微课,在省微课大赛中获奖;

5、王文慧、张勇两位教师的教育空间被评为优秀云空间;与此同时项目组在学校组织了三次关于微课制作、云平台建设和慕课的相关培训。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云平台不仅能更好的将微课进行系统化,帮助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分享和经验交流,今后我们将进行这个方向的实践探究。

不可否认,创客正在取代微课成为新的热词。从数字图书馆的检索中也可以发现,与微课相关的文章在2015年达到峰值,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与前一年相比下降明显然。微课与十年前的多媒体课件一样,不再是研究者口中经常提到的话题了,可它在一线应用的探索并没有转冷,微课及其应用平台的建设也正在逐渐完善和推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陆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