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变图片大小 */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thispic.width>550){thispic.height=thispic.height*550/thispic.width;thispic.width=550;} }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 function bbimg(o) { return true; } //-->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好“诠释”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可见,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看,区域地理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特别是许多以能力立意的题目均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命题的。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因此,高考地理总复习,一定要重视区域地理。分析研究近几年的区域地理试题,可以了解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有助于明确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一、近年来的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一)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
1、以经纬线定位为背景,考查某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及工农业的区域开发;
2、以案例为具体分析的对象,考查对某一个区域在开发过程中的评价,并将此评价扩展到世界区域的范围;
3、以图形、表格为资料素材,考查对图形的理解以及图形变换的能力;
4、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人类活动在区域开发、国土整治中的作用。
总的命题线索一般为:特定区域定位——地理事物分布——地理特征或地理背景(成因分析)——区域开发(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1、区域认定
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2、区域的比较与分析
试题多以地图、示意图、图表、资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也有政区、人口、城市、农业、农产品、工业、工业品、环境与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与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内容。题目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回答相关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针对题目的设问,进行信息组合,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是针对设问,进行知识整合、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区域差异的认定等。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理论。
二、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文综的瓶颈是地理,地理的瓶颈是区域,区域的瓶颈是地图。因此要:
1、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在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2、运用地图,“认识”区域
复习区域地理,要紧的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要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还要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运用地图,“认识”区域的复习宜细不宜粗,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的复习,世界地理总论和分区及重点国家的复习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经纬网的空白图上进行填图训练。要求学生能做到区域不论大小,内容不论祥略的区域图都能正确认定。
3、以“地图”的形式突出区域特征差异的复习
区域地理复习也要依据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
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1、构建区域地理知识学习分层式思维模型
1)在哪里?(区域定位)
2)有什么?(区域特征分析)
3)为什么?(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分析)
4)怎么办?(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教师要根据《考试说明》对世界区域地理考查的要求以及学生已具备的区域地理知识,设计区域地理复习模板,整合区域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首先要建立起复习的网络式思路,如下图所示:
3、构建思维模型,描述、分析区域特征
如:区域自然特征分析主要从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和土壤、河流特征等方面考虑;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主要从人口特征、工业特征、农业特征、交通特征等方面入手。
4、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握区域差异
如:日本和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等;北纬60°纬线经过的亚欧大陆东、中、西部气候;南北美洲地形、气候比较等。
5、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
实施区域人类活动的评价需要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两个方面。
1)从区域自然环境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2)从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从中寻找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运用时事热点,提升区域学习能力
对于热点,高考命题组不会刻意去追求它,但新课标强调“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体现在高考命题中,就是试题与现实生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任何“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问题,都是以区域为载体来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熟悉把握区域地理的基础上,穿插对相应热点问题的链接。
上一篇:【高三地理 杨书华】听课点评[ 06-01 ]
下一篇:【高三地理 杨书华】“陆地上的水”探究[ 06-0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