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堂正经历着从关注三维目标到追求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就要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被动接受式。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过于强调静态知识的传授,漠视与之有关的学生生活情境,忽视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兴趣爱好、情感变化、意志倾向等的研究;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方法重演绎、轻归纳,重模仿、轻创新,从而很少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法、讨论式,很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整理、分析资料,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很少鼓励学生根据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与质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中心”而不是“学习者中心”,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堂的根本转型,是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型。从课堂学习的现状看,与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相比,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愉悦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对新型学习方式所强调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视与理解。这种只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地理学科与生活中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涉及地理知识,而学生对生活也是最熟悉的。因此,如何在地理课堂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我们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生活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彰显课堂生命力,成为我们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
很多时候,教师会低估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准备,不习惯批判性思考,不能学习比较难的材料等。其实,学生不是空空如也地进入课堂的,在今天这个师生信息来源平等的时代,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如很多学生对宇宙和是否有外星生命非常感兴趣,有些学生对地图的感觉很好,对地理事物的熟悉程度出乎教师预料。学生丰富的校外生活经验,可以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在如何判断方向时,教师问:如果你在北半球的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如何来判断南北?得到的答案往往各式各样:①根据树木的年轮疏密来定;②根据大树的叶子繁茂来判断;③可以根据青苔来判断;④可以通过居民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倾斜来判断;⑤可用手表来定向;⑥可观察影子来定;⑦根据月相出现的空间位置来定;③根据北极星的方位确定;等等。学生的经验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生活经验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备”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EndFragment-->
上一篇:【高三地理 杨浩】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06-01 ]
下一篇:【高三地理 刘倩】吾日三省 积步千里[ 06-0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