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理论,不忘初心
生本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慢慢发现在教学中越来越失去了先前的热情和方向,觉得路越走越远,方向且越来越不明了。职业遭遇了专业瓶颈。我们在埋头前行中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羁绊,失去了专注,慢慢原来的方向似乎越来越不明晰了。再继续走没有了动力和方向,这时候需要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再次明确目标方向,找到正确的道路,是非常必要的。
生本理念
生本教育的根是生本理念。但是对于生本理念的内化过程个体差异较大。理念和行动如何真正融和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后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乏理念先行,行动分歧,貌合神离的情况。在先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理念的理解存在先天的不足,没有真正贯彻知行合一的认知精神。后续的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正说明我们需要再次回到理论的学习中去,吸取营养,寻找新的精神动力,破除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回归到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去,找到新的精神元素,才会不忘初心,推进生本教育。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阅读者、计算者和思考者。这是全面依靠学生的理论基础。教育的功能由依靠老师的教转向依靠学生的学,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教师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学会学习,培养成长为具备一定学科素养的国家公民。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树立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本身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验感悟,教师是同行者、陪伴者,有时也扮演领路者。作为一种方法,可以认为凡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手段和方式都是符合生本教育要求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模式仍然是目前比较适合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开设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生本教育中学生走到了学习的前台,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必要的,否则失去引领的学习会陷入低效和无序。教师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也需要掌握一点教育理论,才能使教育真正的走向生本。
苏格拉底助产术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这种方法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比他早约80年,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之后,孟子、朱熹、王夫之都对此作了重要发挥。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它们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法,即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了"渔和鱼"的辩证关系,侧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恰到好处地把握"引与发"的辩证关系,主张教师应在"引"字上下功夫。有学者提出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对苏格拉底、孔子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归纳为两条规则: 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苏格拉底提出问题让谈话对象回答,提出与对方的结论相悖的例子,使其自己发现结论的谬误。当谈话对象从自以为知到知其所不知时,一步一步加以引导,从而最终推出答案,使从学生自以为不知到知其所知。它被称为最早意义上的"发现法"。"发现法"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求老师在旁边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和协助。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去发现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真理,帮助人们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究竟怎样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问题的形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对于经验性的知识,运用苏格拉底法是推导不出结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与观察才能获得。如果是教授数学、哲学等逻辑推理类知识则最好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推理,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引导、启发,使人们顿悟早已存在于心中的知识。基于此,苏格拉底在依据这种方法进行谈话中,往往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进行反讥、暗示、归谬、助产,进而求得结论。苏格拉底在谈话中更注重学生理性认识的深入,人格品质的完善,教学方法甚为精密。苏格拉底的谈话式教学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通过提问、激励与引导,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理解了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是有帮助的。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是一种内生性的逐步成熟过程。
学习理论,输入了新鲜的思想养分,刺激我们日常教学中疲惫麻木并逐渐僵化的线性思维,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挖掘自身的潜力,是我们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进的动力。
二、学案转型,内化素养
素养指通过训练和实践获得的一种修养。历史学科素养是过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不是一种具体的内容,而是一种培养要求,不可能专门培养素养,素养是通过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验生成感悟而获得。必须贯穿在教学实践中。生本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生本理念有机融在一起。所以素养观念首先要在学案中渗透。
学案教学对于落实生本理念有较好的融合作用,学案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先学的效果。因此学案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基础性,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学案中对于学习具体内容、达到的目标、采用的方法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完成,并对文本做出相应的批注。通过学习能知道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了什么,及基本的历史事实,能表达出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能将历史时空观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概念、基本史实接合起来。
其次要考虑探究性,学案设计还要考虑创设情境,问题层次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具有天生学习能力的潜能。情境材料新颖,联系现实,符合学生认知过程,问题设计中具有逐层深入的能力要求。探究问题要结合知识重难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教育目标。所谓“简单”,要做到学生可以自学、可以理解、可以表达、可以构建基本知识结构;所谓“根本”,要做到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问题情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或者通过合作学习,师生交流,逐步引导实现教学目标;所谓“开放”,要做到学生可以通过多学科的认识来理解历史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人本、人机交流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及手段的开放。也可以是观念和认识的开放,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史料论证自己独特的观念,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这是最高的要求,即观念的开放。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应用性。高考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能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通过调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素养,分析解决考试中的问题,会用历史语言表达。
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实现了思维的可视化。以下以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看一看历史学科如何运营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if gte vml 1]>
<!--[endif]--><!--[if gte vml 1]>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知识结构图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结构之间不再受拘于知识的系统性,而是通过思维的发散不断延伸,产生很多支脉的一种网络状结构,其发散性类似于人体神经系统。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没有局限性,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很好的将联系、联想、分析、综合、演绎等思维方法融合运用。能很好的把知识、能力、思维接合起来,对于学生构建整理知识,内化知识有较大的帮助。我们的学案的设计中可以预留一定区域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内化知识,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数据库。学案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个环节,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梳理知识,建立结构。
三、个性研究,术业专攻
六个研究指:学情、教材、课标、试题、考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些内容是我们日常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些基本要素,非常有研究的必要。除了教材和高考试题运用频率较高以外,其他四个方面不太适合作为长期研究的对象,作为实际教学中的教师也无法深入研究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每一节课都能考虑这么多的情况也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师职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单调的职业,你面对的学生虽然在不断更新,可是你面对的教学内容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还是比较稳定的,你不得不多次重复同一个内容很多遍。即使如此,同一个教学内容并没有因为多次重复的教学实践发生了质的改变,常常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简单循环。细心的比较一下别人设计的优质课,就会发现差距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这样的压力和心境来促使我们把一节课做成优质课,现实中也有太多的原因和理由让你没有时间去做。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低效循环,让人没有成就感,没有特别让自己满意闪光的课堂也是一种遗憾。六个研究是一种草根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促使教师全员参与,寻找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倡导一种不断思考——教学检验——再反思——再实践,达到优化的一种教学生态模式。研究的方式回复到六个研究的本意,教师研究内容可以结合自己最感兴趣、手头史料掌握最齐备、教学中最有体会、学习别人的教学设计最有感触的课例深入研究。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教学立意,统领教学设计思路;以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来串联历史线索;以鲜活的情境材料来还原历史面貌;以逻辑层次分明的问题来推进教学进程;以方法指导来诱导学生思维;以历史的语言来表达学生的思维结果。实现历史教学设计中有主题、有人物、有情境、有问题、有方法、有表达的教与学的需要,以唯物史观的视角还原历史长河中具体的时空环境、生动的人物形象、情境结合的问题诱发、富有逻辑的历史思维、简洁合理的历史语言表达、接近真实的情感体验,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升华为学科素养,生动的历史也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点燃学习者的夜空。历史教师的研究可以针对性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为目标潜心静修某一个或几个教学内容,阅读丰富的史料,观摩优秀课例,设计出富有思想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作为自己品牌课例。这样的研究看起来很偏颇,但是教师的研究是在真研究,研究能力发生质的飞跃。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形成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教师,在一个大环境下可以提升教师的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研究群体的研究能力。
上一篇:历史教研组文化建设思考【历史】(凃天龙)[ 04-04 ]
下一篇:有机整合、打好组合拳【历史】(凃天龙)[ 04-04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