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才能薄发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亚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得越深厚,才能文思泉涌,积累的越广博,才能活色生香。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大模块无非是阅读与写作,驻守好这两块坚实的阵地,语文这门学科也算是登堂入室了。研读语文的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语文素养的双核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学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高考的语文能力要求与语文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因而语文教学就要始终与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相结合,以双核为基础来展开。
以下就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层面谈几点思考:
第一,阅读放在首位,充分挖掘教材
只有阅读量的积累才能让写作自然而然的进入纯属的境界。对于此,叶圣陶也曾提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他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蓝本作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语文教材是经过大家们一遍遍筛选过的经典篇目,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或是写作能力上,还是在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上,都具有典范作用。例如《项羽之死》这篇课文,虽然在选修课本上,但还是值得去细细挖掘。且不说这篇文言文中的语言点值得我们去重视,但从这篇课文相关的成语、熟语都数不胜数,如作壁上观、破釜沉舟、衣锦还乡等等。而项羽悲壮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死亡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海量阅读与精读相结合
书海无涯,阅读也没有界限。阅读不仅仅要精于一方面,还要三教九流各有所取,从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博采众长。语文能力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这与平时的广泛积累是息息相关的。
课内阅读是教师比较好操作和把控的,加入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可以确保阅读的有效性。既然是老师引导下的阅读,那就要确保阅读的精细,可以采取指向写作的阅读方式展开。精读以课文为抓手,确保精读、细读、探究与体会,确保有效性。
课外阅读是比较不好把控的环节,海量阅读的方向性也不好界定。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好书,读有益的书,而不是沉溺于言情和武侠小说中。海量阅读具体的操作可以利用好漂读课和读书节活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的数目也要尽可能的多元化,体现现代性,确保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些经典数目确实脱离生活实际,艰涩深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更可况对学生而言了,那恐怕更是望而生畏了。比如像《论语》、《庄子》这样一类的书籍,本身就有很大的阅读障碍。作为图书馆和老师应该做好有利的引导,比如推荐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以及冯友兰、王蒙等人的研究著作。还比如大家小书系列、点评版四大名著等等,都能做有益的阅读。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也可以着眼于导学案的改革与升级。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探究式的导学案,加入阅读式的导学案,以课文为蓝本进行拓展。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整理与落实习惯的养成。
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要求学生要多积累,多归纳。语文老师之前在校本教材中或者是导学案中把点滴的知识点都做好了归纳与整理,要求学生识记、背诵,然而现在这种方式行不通了。我们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形成自己的认知,那么我认为学生的自主整理和落实的习惯很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自己积淀,自己查缺补漏。
第四,强化单元整体化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的单篇教学,更具时效性,更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语文教材围绕单元主体的编组,整合教材内容,为老师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高中语文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现代诗歌单元、戏剧单元、宋词单元等。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设计和操作上突出强调的特点是整体二字,单元整体教学不仅仅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得以真正实现。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备课与教学形式,是顺应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规律的,同时也是教师解构文本、设计教学、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实施者必须牢牢树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念,从系统性着手教授语文课程,引领学生围绕语文核心知识或生活情境,选择、重组语文的学习内容,设计,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分为文本研习课和问题探讨课来进行。文本研习课主要是提供典范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问题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基本类似于我们原来的课文阅读教学,研读课文本身。因此,备课可以不是原来的一课一备,而变为围绕教材、专题充实材料,各种版本教材参考,报刊网络信息资料,都可使用,都可参考,开放备课,专题备课。我们的备课内容包括:专题内涵(专题中心语、专题导语、语言知识、语文能力、文化知识及思想情感等)、呈现方式(不同的课型标准)、核心文本(重点课文)、辅助文本(辅助课文)、链接材料(围绕专题,需要补充的讲授、阅读、练习材料)、教学重点和内容整合(本专题教学的课文重新排序和整合)、专题作文教学、专题课时分配、专题教学总结等。问题探讨课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在对单篇课文精读的基础上加入单元整体教学,由点及面,扩大语文的范畴,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五,树立大语文观
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的教与学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切忌功利性,摒弃以往的考什么教什么的模式,以考点为抓手,精耕细作与广种薄收相结合,真真正正的把语文课堂推广到社会中和生活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老师要有把语文与生活链接的意识与敏感。老师要教会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享受生活的甘甜。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穿插时评类材料阅读、新闻周刊的欣赏等等。高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只有以课堂为把手才能学生语文,我们可以让教学方法生活化。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些是为学生熟知的,有些则是接触较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与学生原有的日常、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古至今,多少美好动人的诗词文字都是从生活中妙手偶得、有感而发的。如果我们学习这些词句时不能将其放回生活中感受,那么便也没办法体会其中的真妙处。
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它使得语文不再是刻印在书本上的死板的方块字。作为教师,唯有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亲近生活这个大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消除对语文学科的距离感,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在新万博软件2018 的大潮下更是要懂得不断的在语文的教学和学法上推陈出新。以上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更深入的研究教材、研究高考以及更广泛的阅读和涉猎各种信息,来丰富我的语文课堂。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