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章的开篇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起因果关系,一位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历史,作为一个国家精神的脊梁,代表的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是一个民族成长和发展所留下的永恒的印记,通晓历史,我们才能做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由庞卓恒、李学智、吴英所编写的《史学概论》一书,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其主要内容。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提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观念或看法,而是以已有的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着重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应的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着重阐明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匙”的学说。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劳动发展史、生产能力发展史,它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人们生产和交换能力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作者尽力吸取当代西方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科学哲学的一切最新的积极成果,丰富并发展了唯物史观。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向读者解释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史学通论》;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编:历史学的本体论;第三部分为第二编:历史学的方法论;最后部分为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全书结构清晰明朗,内容全面丰富,讲解十分细致并容易明白,并佐以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实例和历史学家的观点来解释和支持书中的观点,适合初学者和有一定基本历史常识的非专业人员阅读。
书的绪论部分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学习历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以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试图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行翻案的行径为事例明确指出:“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历史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的结论,书中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三、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这两部分内容从实际上和理论上为我们展示了历史学的意义,让我们明确了历史学习的目标。接下来的两节内容围绕《史学概论》这本书展开,在第三节中,作者利用几乎二分之一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历史问题来引导读者思考,从而向读者证明: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也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系统的进行学习。而《史学概论》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帮手。第四节介绍了《史学概论》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并重点分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对其内涵和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释和罗列,让读者对其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作者还将现在历史研究中存在的四种主要史学本体论:人文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科学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多元折中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逐一介绍和阐释,并运用示意图将其各自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机械唯物史观和实践唯物史观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缺点,第一次在总体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使其成为了贯穿全书思想内容的主线。紧接着,作者对历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构成了历史的理论体系。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理解历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我们必须把充分研究和理解历史学的本体论作为前提,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这本书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从绪论中,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历史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原理,对历史学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并对后面三部分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
上一篇:沈从文短篇小说《丈夫》中的人性探讨研究[ 06-21 ]
下一篇:《史学概论》的读与悟(二)[ 06-2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