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生本课堂研究不断深入,本年度高二历史组的研究主题就是生本课堂研究和不同班型教学研究。我认为生本课堂研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 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越准确越有利于互动。现代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以育人为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而这时的教师就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必须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使学生成为合作者、竞争者和学习者。师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其相互匹配,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本教育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因而我们说教育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忘记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教育的终端是学生,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内化,人的获得最终是依靠学生。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学资源。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化的积极性是基础性资源,其他资源最终必须和学生资源相结合或化合,才能发挥效益。依托学生资源进行教育,容易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教师要重视学生资源,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跃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2、 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师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师生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①相互尊重,和谐互通。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状况。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良好教学情境的前提。只有师生在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见解,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教师尊重学生,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幸福教室创建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的“人”来看待,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看到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成就。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必须承认并重视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展。
教学中尊重学生,还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课堂,尊重学生的创造。内在的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创造力和主动性的源泉,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我们看法不同的意见。比如在关于朝鲜战争的问题上,到底中国应不应该参加,教材的观点和胡延雄老师的观点不太一样,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可以进行延伸,针对目前朝鲜问题,如果发生战争我们是否应该参战,这样的问题和情节设计都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情感交融,心灵共鸣。 首先,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例如,使用“很好! ”“你真聪明! ”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用刻薄、挖苦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产生障碍。教师要充满热情,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激励的动作等体态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融洽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教师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点评的作用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③启发探究、教学民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因为任何一位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或诱导,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比如:在选三教学一战的教学中,二(四)班的同学在研究《布列斯特和约》时,有学生提出列宁曾经建议交战各方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但是为什么在协约国马上要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反而与同盟国签订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这个问题发现的非常好,并不是导学案上的问题,我及时肯定提问者,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一下子积极性高涨,发言非常活跃。
3、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师生互动与合作的基础,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从而保持兴奋的持久性,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增强了探索新知识的求知欲,学生有能力实现有效的互动。
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研究学情,教师不仅要备课,而且要备学生,对尖刀班、实验班和艺术班区别制定不同的要求,对同一个班级教师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识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也就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问不同的问题,换而言之要看知识题目的难易选择相对应的学生来展示,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给他们成功的机会难能可贵,这就需要老师早有准备不显山不露水的给他机会。
总之,生本教育就是以个体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鸣凤论坛46期:研究学情,注重阶段特征,提高备考质量(陈平年)[ 04-09 ]
下一篇:鸣凤论坛46期:校本研究中关于“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凃天龙)[ 04-09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