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改变,惊喜收获
蔡玉珍
今天与老师们分享的是本组上学期对两种课型的共同探讨经历:
一、教学问题的出现:
问题1:进入高三,学生受时间压力、弱科劣势、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认识等的困扰,有许多学生不重视本学科学习,课内外积极质疑的学生比较集中,就那几个高二以来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应付性被动学习的人居多。
问题2:第一次大型考试,本班成绩不理想。
面临质疑人数偏少,考试成绩与同类型班级差距较大两个问题,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方法尝试
初步尝试:所有在高考专练、单元检测及考试中某些题目存在问题的人担任展示任务。
尝试扩大: 所有在高考专练、元检测及考试中某些题目存在问题的人担任展示任务基础上轮流加上部分本学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相对难度小的时候); 在高考专练、单元检测及考试中某些题目存在问题的人担任展示任务基础上轮流加上部分本学科成绩稳定的学生(相对难度大的时候)。
新方法确立:在刚刚结束练习或者刚刚结束考试时立即分别布置统计任务、展示任务及展示质疑相关要求.担任展示任务者为1-2个小组的所有成员;在临近上课二次落实展示任务, 锁定最后展示人.这一办法简言之就是用担任任务的不确定性推动更广泛的人积极主动参与任务准备。
展示之变化:
1、互学效率提高.因为要展示,所有担任任务的成员请教他人,自发讨论,相互辩论;
2、主动回读文本.对那些因为知识不牢而导致的错误,属于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很多人一改以往坐等同学展示坐等老师评讲的习惯,自觉回读教材,资料,笔记等;
3、积累提升.在展示任务驱动下,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将遗漏的问题重拾并巩固下来,还将同类问题、不同类但有历史联系的知识、好的方法、警示误区、归纳提炼等等,俨然一个个专题,慢慢地也积攒了学习的能力与信心;
4、广开智慧. 在展示中学生不时给我带来惊喜,我不禁会问他们:你如何知道的?担任展示任务的同学们给出了以下来源:请教的周边同学;问的其他组文综强的同学;查了电脑;问了其他班的同学;问老师;问其他班老师;甚至还有与外校的同学的交流;
5、核心变化: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成绩在进步。
具体流程:
呈现答案——轮流统计错题——任务分配,学生准备——二次任务分配——学生课前二次交流——展示错题(展示中重点注意引导:错误归因、知识回放、易混辨析、变式思维)——教师点拨(重点强化、易混辨析、变式思维)
实施保障条件:
1、错题统计;错题统计真正来自学生统计而不是“老师的估计”,集中展示难点、重点;
2、教师充分备课:知识、方法、学科思想、重要概念、学生问题等
3、对担任展示任务准备不补充,展示效果差的成员要谈话,严重的要全班批评甚至处罚。
在新课改的洪流冲击中,初期阶段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效仿别人很有必要,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照搬模式”, “拿来主义”不可能持续发展,“走自己的路”才是常道!
所述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王学明老师在第二十五期鸣凤论坛上的发言[ 03-28 ]
下一篇:胡泽军老师在第二十五期鸣凤论坛上的发言[ 03-28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