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增长思维的主要园地,也是教师张扬个性凸显魅力生发教育智慧的重要场所。营造适度压力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师生思维和潜能的挖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学力。
一是课时学习目标的设置要给学生的发展预留空间。我们对课时目标的设置一般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经验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而给出的。可能出现“目标过高,使学生不知如何入手,迷茫,压力大,难于接受”,也可能出现“任务过小,无需动脑,学生的压力小,思维的潜能难于发挥”。学生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新知只有在经验或者旧知上找到附着点,才可能实现有效学习。因而要求我们在课程标准与我们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找到结合点,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中关于“用坐标法解决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学习目标对于B班学生从“简单几何问题”入手设置了“能够通过方程判断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并学会消元、划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目标。整个课时,目标明确,授课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使学生感到可以“跳起来摘桃”;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将遭遇到必要的演绎推算,这对于基础不够牢固的本班学生而言,也是知识与能力的挑战,“能够摘取也不容易”。如果把这一学习目标置于A班的学生,由于是新授课,在演绎推算的准确度上适当提高要求,并结合“实际问题”如行星运行轨道、抛物运动轨迹、探照灯的镜面等,初步构建数学模型。
二是通过规则要求和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要求“先学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展示诠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学科思想的把握度,展示也能够暴露学生知识的盲区能和能力的薄弱点。我们要求上课前临时分配展示内容,板书的学生和展示的学生来自不同组或者同组不同人,这就避免出现一组只个别人思考问题多数人不动脑筋观望的负面现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展示的学生讲解知识也不是照本(板)宣科,怎么板书怎么讲,而是讲重点内容、讲思维突破点、讲易混易错点,如果是分析题还要先讲述如何从文本提炼信息等;学生质疑的程序是问题解决的思路---问题解答的严谨性---规范性---比较方法策略---选择解决方案;课堂要留给学生整理知识梳理思维的时间。这一些具体的规则长期遵守就会成为学生自我的行为,而行为养成习惯,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同时教师在课堂点拨环节要预设准备足够的“追问包袱”,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思维度。其实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有一位科学家说过:人的一生最悲哀的不是一年年的衰老和死去,最悲哀的是人们一生只发挥了他的潜能的不到百分之十。人的潜能如同地下的石油,给它一定的压力才能喷发出来。人有了责任感就会自我施压,开发自己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课前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在相关知识中易出现的问题,还要学会分享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向前辈向同行甚至向学生学习。当然,适度追问不是“满堂问”,不是将教材切割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思维的碰撞。导学案中问题链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仿佛孩子吃苹果,婴儿时期是吃苹果泥,大一些了就能够吃一小小块的,到了两三岁就能够体验整个苹果的香味了。
三是一课一得,落实好当堂检测。一节课效果如何?为什么在考试时迷茫出了考场却轻松地解答了考题?是学生的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灵活性不够?表面现象是学生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实质是训练不到位,或者训练的方向把握不准,或者训练的量不足,或者训练时学生不到位,一节课的训练可能延时到两节课时间,或者批改后不能及时进行跟进训练,不能趁热打铁致使效果打折扣。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了理科当堂检测和双周一测,老师们选题编题阅卷评讲非常辛苦,也更要求各环节到位,效果才能不负辛劳付出。特别是今年高考是湖北省新课程后第一年,我们要特别关注省市考试院和教研部门的动向,比如文科数学,2012年将有7个填空题,原来只有5个,增加了10分,减少了一个解答题,而填空题目要么100%的正确,要么100%的错误,文科高考数字的难度有可能不降反升。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限定时间,增加填空题训练频率,提升准确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构建。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世界的意义,因而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意义的建构各不相同,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正由于此,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营造适度压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来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和建构。
上一篇:从“听得懂”到“学得会”路有多远[ 01-06 ]
下一篇:徐圣国副校长在第十三期鸣凤论坛上的发言[ 01-06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