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现状,提升认识,突破瓶颈
我校自课堂改革以来,实现了绿色质量建设的高位运行,也坚定了我们课堂改革的信心。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似乎都以进入了一个倦怠期,课堂上的展示、质疑都流于形式,缺少真正的思维碰撞,语文课更是缺乏应有的语文味。究其原因,我想有二:一是教师将生本教育理念固化为了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从而陷入复制、粘贴的恶性循环中;二是课堂上缺乏生命体验与参与,更缺乏生命情感与思维,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
其实生本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我们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而不是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生本”的“生”不只是学生的“生”,更是生命的“生”。回归生命,是践行生本教育的前提。
对语文教师而言,面对文本时,不能只见文字,不见其人。不能将一篇篇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深沉的人文情怀,闪耀着智者理性哲思的优秀篇章都被简化为一个个枯燥的、冰冷的、毫无生命力的知识符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潜心研读文本,发现文本中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情愫;要懂得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扉,用情点亮课堂,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灵动飞扬的生命对话。
面对学生,我们不能将他们视为知识的容器,只要求他们被动地接收、储存。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个体,老师应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呵护学生美好的心灵,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实现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我们的教育应当是一场生命的教育、生命的对话与成长。
尤其是语文学科,有其独有的丰富与灵动,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千篇一律,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文本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丰富灵动起来。或是涓涓细流,浅吟低唱;或是恣肆汪洋,激情澎湃;或是一汪清潭,清澈静谧,却有思维的暗流涌动;或是绵绵春雨,轻柔细密,润泽心田。
总之,语文教师就必须眼中有“人”,心中有情,用生命情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有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怀,我们的课堂才有情感的温度和生命的力量。
二、回归生命,抓实细节,践行生本
1、导学案二次转型,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参与问题设计。
在我校“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生本课堂上,导学案的质量决定着课堂的基本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导学案的二次转型,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在教材整合、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来保障课堂的高效学习。
“学法指导”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加强学生阅读方法与习惯的指导。
“知识链接”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等要力求完备充分,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占有阅读素材,因为这是解读文本、展开探究的基础。甚至可以补充相关的典故轶事、名家评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问题发现”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深度阅读,鼓励他们在阅读文本后积极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有困惑的问题。
“夯实基础”部分,字音字形、成语必须来自文本,立足基础,不拓展,不延伸,简明扼要,不加重学生负担。
“文本探究”是重点,问题设计尤为关键,遵循低入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情境原则,任务要具体,要求要明确。不搞肢解文章的细节提问,而注重整体阅读与能力迁移,只设计一至两个提纲挈领的开放式主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科学性,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时代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微写作”要精心设计命题,创设情境,实现课内文本与课外知识和生活的完美对接,激发学生写作与表达的激情。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在主题内容或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一定联系名家作品,可以是鉴赏美文,也可以是专著书目。
尽管如此,我们的导学案其实还不够“生本”,基本上都是教师预估学情,依据文本重难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而导学案上“问题发现”这一板块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学生真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都还没有养成。因此,预习课上,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文本后将自己的直观感受——朦胧的感觉也罢,疑问巧思也好,甚至一点异想天开的想法,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就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后选择确定需要完成并展示的问题。这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有一些问题的指向与我们导学案不谋而合,但却是从学生的视角来设问的,学生更感兴趣,或更容易接受;有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细节却能触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所以,真正的“生本教育”应该让学生参与到问题发现与设计中来。
2、设计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思维,展开生命对话。
二次转型后的导学案就给我们留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老师处理起来更灵活,可以依据不同班型,不同学情,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导学案只服务于课堂教学,但不等于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课堂应当是灵动而富有诗意的,切不可照“案”宣科,按部就班。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深入研读教材与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艺术,用心设计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走向语文实践。
由于我们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大多数时间在校学习,所以我们把郭思乐教授提倡的“前置问题探究”变为预习课上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文本探究的小问题。展示课上,我们更多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思维,在学生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导学案上有的问题不展示,而对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探究,并且预设多道搭桥铺路类的过渡性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相机追问,引发思维的碰撞。智慧的语文课堂应充满问题探索,应该有充分的预设,更应该有问题的生成与解决。课堂上,那些倾注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展开了积极的生命探索的展示与质疑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活动与对话,才是真正的教育。
3、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丰盈学生生命,塑造高尚人格。
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更应以生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丰盈学生生命,塑造高尚人格。语文课程的金标准就是有没有落实阅读,或者说是有没有推进海量阅读和深度阅读。因此我们既要保障阅读的数量,更要有思维的容量。而阅读活动是最容易开展,却最难落实和检测的。为保障学生持续的阅读热情,我们要创造性的开展阅读活动,并开辟各种阅读成果展示的舞台,给学生带来阅读的快乐与成就感。
我们制定了高中三年的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兴趣,给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档案,以月为单位拟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以便于对照计划自查落实情况。同时,我们成立了各类阅读项目组,集全组力量编写各类阅读材料,新闻时评、深度美文、课文拾遗、古典诗歌、古文阅读等,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空间中,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
同时,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多元平台。除了科技体育艺术节的“汉语英雄”、青鸟读书节和每周一的悦读分享,班级语文活动更是常态化,课前不只有朗朗书声,还有学生的才艺展示。新闻播报、时事评说;诗文朗诵、话题演讲;成语接龙、“飞花令”;主题辩论、知识竞赛;大家讲坛、书评影评;生活故事汇、“名人大家”介绍、经典短片配音……或含英咀华,激扬文字;或思想碰撞,激活思维;或情感熏陶,品味生活……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生命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领略到语文“大观园”的魅力所在,也体验着阅读的丰富与快乐。每位学生可以用文字、照片、奖状等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并记入阅读档案。
当我们洋溢着对学生精神生命舒展的真诚回应、赞叹和期待,真正践行 “以生为本”的动态生命课堂时,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或静思生命,或挥洒才情,或偃仰啸歌,或唇枪舌战……他们就能够去凝睇人间的美丑妍媸,去咀嚼生命的滋味;去发现生活里的繁花盛景,去谱写生命的华章!
上一篇:鸣凤论坛70期:生本语文,道不远人[ 03-22 ]
下一篇:没有了!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