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软件2018|ManBeTx最新动态|ManBeTx移动版

唐登杰强调,加快建设“海丝”核心区,要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探索在“海丝”沿线重要节点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贸联络处;推动“海丝”与“陆丝”对接;推进古泉州申遗;加强优势产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打造“丝路明珠”。这一攻一防,两队内线外援的水平可谓是高下立见。鹰爪功相传为南宋岳飞所创。。

培养科学观察习惯 促进创新意识发展

作者:杜庆联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9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生本课堂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源于科学观察。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是唯一没有大纲、没有教材的学科。它不是知识传授课,而是实践活动课。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习惯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远安一高正是秉承这种理念才形成了我们的“学案导学、小组讨论、展示质疑、点拨归纳”的四环节生本课堂。我认为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要牢固树立生本课堂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为各学科探究学习服务。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习惯呢?我在活动课上用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用观察活动指导学生科学观察方法,结合学科知识揭示科学探究途径。    

    蜜蜂发音,激发科学观察兴趣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以前的《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及《十万个为什么》都是这么论述的。于是,湖北监利12岁的聂利小朋友利用暑假外婆的养蜂场抓了几只蜜蜂剪去它们的翅膀后放进瓶子里。奇怪发生了:蜜蜂依然嗡嗡叫个不停,多次实验依然是这样。于是一个昆虫届的重大发现诞生了:蜜蜂不是靠翅膀震动发音的。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聂利也凭借这一发现使她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现象就可能有意外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科学观察的兴趣。  

    认识咸菜,学习科学观察方法  

    学生往往把观察理解为就是用眼睛认真的看。于是我专门设计了一节活动课——认识咸菜。我从菜场买了一些用坛子腌制的榨菜,然后自己在家中切成条状,撒上辣椒面、花椒粉、孜然粉,再拌上芝麻油带到教室分给所有学生观察。五分钟后我问学生观察到哪些现象。  

    “咸菜是条状的。”  

    “咸菜颜色分布不一。”  

    “咸菜上有很多粉末。”  

    “咸菜是榨菜。”  

    “你怎么知道是榨菜?”我抓住学生的发现进行追问。  

    “我看到形状颜色都跟我平时吃的榨菜一样,而且我刚才尝了一下,就是榨菜的味道。”  

“非常好,就是榨菜。同学们,他刚才用嘴巴尝也是一种观察哦,可见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可以......”同学们理解了观察是用人的感官感知事物和现象而不仅仅是眼睛看。    

“你们在咸菜里还观察到什么了?”我暗示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咸菜。  

     于是,有的学生用鼻子闻,有的用嘴巴尝,有的用手挤压......  

    “老师,榨菜里有辣椒面。”  

    “正确,红色粉末就是辣椒面。”  

    “有花椒粉。”  

    “非常棒,黑色粉末是花椒粉。”  

    “老师还有一种粉末味道好熟悉,就是想不起来。”  

    “你们星期天吃烧烤的时候有没有这种味道?”  

    “我知道了,孜然粉!”  

    “真了不起!观察要跟已有的知识对比联想才能对事物感知更深刻!”我提示烧烤就是引导学生对比联想从而发现咸菜里有孜然粉。  

    “老师,闻起来有香油的味道,可榨菜上看不出来啊。怎么才能证明榨菜里有香油呢?”  

    “老师,我有办法了。”一个同学把榨菜放进桌上的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里,水面上立即冒出了一些油圈。  

    “我们的同学真是太给力了!用人的感官感知是直接观察,这种用巧妙方法或者用仪器感知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就是间接观察。”  

    “老师,那是直接观察好还是间接观察好呢?”  

    “你用显微镜能感知咸菜的味道吗?”  

    “不能,但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咸菜的细胞呀!”  

    “对,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要想深刻认识事物,就应该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多种方法间接观察。今后要让观察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样你会有很多惊奇发现哦!”  

    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而且学会了与已有知识对比联想进而发现问题的科学观察方法。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  

    水珠浮面,揭示科学探究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学习方法课,应该融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为此我专门设计了“探究水珠浮面”的实验观察活动。首先播放大连实验中学的老庄同学的观察录像:他用筷子无意中敲击饮料瓶一下,发现溅起的水珠不是马上溶入水中而要在水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从而引起老庄的好奇要探究一番。他猜想溅起水珠的多少或许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于是找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瓶子实验,观察发现圆形瓶子比方形瓶子溅起的水珠多;形状规则的比形状杂乱的水珠多。老庄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出了解释:圆形和规则的形状的瓶子有利于水的振动所以激起的水珠就多,方形和不规则形状有减震作用,所以水珠少。  

    同学们看完老庄的实验观察后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老师,我猜水珠的多少应该还与敲击的力度有关。”  

    “很好,有什么关系你不妨自己做一下看。”  

    “老师,应该还与敲击瓶子的位置有关。”  

    “好,你也试试看水珠多少与敲击瓶子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老师,我猜还与敲击的频率有关。”  

    ......  

    同学们通过实验终于验证了他们正确的猜想:力度太小没有水珠溅起,力度过大也没有增加更多的水珠;敲击瓶子的水界面处产生的水珠最多;在一定范围内,敲击频率越快产生的水珠越多。他们用学过的物理关于振动的知识给出了合理解释。  

    活动中还有一个同学发现了一个人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同一个瓶子,装了大半瓶水,其他条件都相同,盖上盖子时溅起的水珠比打开盖子时溅起的水珠略少。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么小的差异你也能观察到,真了不起!我还没注意到呢。试试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看。”  

他们经过小组讨论形成了共识:封闭的气体具有减震作用,汽车轮胎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是的,没有观察的想象是空中楼阁,没有想象的观察是熟视无睹。科学观察就是要“观察现象-联想对比-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合理解释”,这正是科学探究的途径,也是我们探究式学习的最好模式。  

研究课题,培养科学观察习惯  

“认识咸菜”、“水珠浮面”两个活动只是激发了学生的科学观察兴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观察技巧,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同学,很难在上述活动中养成科学观察的习惯。要想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必须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习惯。在长期的课题研究活动中,让学生深刻体验并记录观察发现的过程。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呢?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课题。课题要求人人能观察,时时能观察,变量易控制。在小组讨论后,大家的课题都集中在豆芽、蒜苗、花生、土豆等植物生长类课题上,这类课题容易操作,观察方便。  

其次任务落实到人。为使每一个同学都养成科学观察习惯,防止部分学生抄袭他人的观察记录,每个人必须单独负责研究一个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光照、湿度、温度、种子大小、种子破损程度、盐、醋、小苏打、氮肥、磷肥、钾肥、土栽水栽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落实任务的时候,有极少数同学提出了“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易操控的变量,我告诉他们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作为学生,我们没有研究这些因素的条件。也有一些学生把研究任务理解为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或者做记录、做实验等,我说这是每个人必须观察的现象,引起现象不同的因素有哪些?这才是每个人要探究的任务。  

三要常常观察,作好记录。豆芽生长很快,几天就发芽,两周长势变化非常明显。学生每天都能观察,有什么变化能随时记录,再也不用为写1500字的研究报告发愁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养成了科学观察的习惯。  

研究性学习活动离不开全体教师的支持。当学生在您的课堂观察他们的豆芽蒜苗时,请善意提醒他们利用课间观察不要影响上课就好,千万别把他们的作品收缴甚至是当垃圾扔掉了,这样会造成他们科学观察的中断。我相信,有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当科学观察成为了学生习惯的时候,探究学习就会遍地开花,我校的生本课堂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上一篇:鸣凤论坛63:梦想起航,共赢未来[ 11-29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陆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