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集思广益,让集体备课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浅谈高二语文集体备课
韦伯斯特曾经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我想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有切身体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闭门造车只会导致效率低下,有些重点知识的处理,有些难题的讲解通过组内同仁的讨论定会让人茅塞顿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集体备课的优势所在。谈到集体备课,大家都会引用肖伯纳的这几句话:“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交换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事实上,我们收获到的是不仅仅是两种思想,而是1+1>2。
集体备课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大家群策群力,在交流讨论中弥补个人的不足在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协作和分享,在互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集体备课:
一、统一思想,长远规划。
早在2010年7月份补课头两次次集体备课时,我们组7位老师围绕高效课堂和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讨论。讨论问题涉及到:如何规范和完善高效课堂,在高效课堂中,如何凸显语文学科特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试性和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关系,当前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关系,“生本课堂”和“诗意课堂”的关系,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问题。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达成了一致,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严格贯彻实施。如阅读系列化研究和写作序列化研究,单双周间隔开展,井然有序,一直到现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语文教学必须要有长远规划,不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深厚底蕴的形成。因此,我们极力反对在高一高二就进行高考考点的复习,反对提前结束新课的学习而进入总复习,除了月考和两周一测外,反对大量的综合训练。提前进入复习、高密度的强化训练可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不利的。语文教学重在常年积累,重在耳濡目染,重在熏陶感染,重在启迪智慧,唤醒心灵,这都需要创设良好情境,需要鲜活的语言材料(文质兼美的课文),不是埋头做试题、讲考点所能达到的。再者,关于阅读和写作,我们认为应该及早抓起,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忽略了作文训练,不能因为课时不够而忽略了学生阅读。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构建视野开阔的的大语文教学体系。语文教学课文教学、作文训练、学生阅读、必要的套题训练应该全面铺开,四条线向前推进,并行不悖。只有这样,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才有后劲。
通过上述讨论,高二语文组在思想上达到了高度一致,这些都成为今后日常教学的主体思想,指导日常教学。
二、团结协作、集体备课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尤其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不能仅限于制定教学计划、讨论教学进度、分工安排等。集体备课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不能仅局限于业务学习时间。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讨论导学案的修改。高效课堂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导学案的质量。我们的讨论环节一般是:编写人说课,说教学设想——审核教师初审——同组教师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定稿。
2、讨论导学案如何完善和创新。导学案不应是模式化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基于不同内容,我们有三种导学案:课文、作文指导及作文集、阅读系列化。另外,我们不断完善了导学案的编写。如最初的如何克服导学案资料化、习题化的倾向到后来的创设良好情境、编写导语、衔接过渡语、激励语、学习线路图、配插图、版面调整等,都是后来集体备课通过讨论进行的尝试。如何完善和创新,发言权在学生,我们为此进行了两次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并注意吸收其他学科导学案的优点。
3、讨论授课。导学案印出来之后,大家不能就各自照本宣科,抄袭统一答案(教师版)。我们一般会在上课前讨论该如何使用,教师说教法。尤其是教师在点拨时应点拨那些内容。我们觉得这时的集体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导学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4、讨论常态课。原则上每位听课教师都要发言,指出优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常态课采用问题工作法,每次常态课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以解决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5、语文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讨论。如近期的中国现代当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的总体设想、《发现文本“密码”,倾听生命足音》——如何解读教材、高效课堂的调整、学法指导、小课题研究等。
6、交流教学反思和经验。我觉得这应成为日常集体备课的常态。对某一知识点的落实,某一重难点的突破,如何引导学生,这些都可以交流。千个教师万个法,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就是教学中的一招一式,一点具体措施,一点激励学生的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或是一节课下来,成功或遗憾,都可以交流。“今朝我行迹,遂作他人程”,在探索前行的路上,成功的经验固然是值得分享的,对于失败的反思也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同组教师在知识结构、性情气质等方面都存在互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实现双赢,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7、考试分析。我们今年的考试分析和以往不同,不是简单的罗列各分数段各班的人数和均分等,而是细化到分基础知识、主观表达、作文三项来统计,这样一来,老师们对自己学生的问题就清清楚楚了,有利于采取具体措施来缩小差距,以达到共同进步。
上一篇:王云峰老师在三月教师例会上的发言[ 03-21 ]
下一篇:张敏副校长在三月教师例会上的发言[ 03-21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