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也不会忘记2009年4月13日(阴历3月十八日)这一天,这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没早没晚的复习备考让我早已忘却了自己的生日。这天晚上是我的历史自习,我像往常一样上课铃还未响就疾步向教室走去。可离教室还有一段距离,却看见班上有两个学生在窗口探头探脑地朝我走来的方向张望,见了我马上把脑袋缩回了教室,隐约听见他们在说“来了,来了。”随后教室变得异常的安静。我不觉有些恼火:“高考还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可这些孩子一点也不紧张,还在监视老师来没来,简直太不像话了!”心里想着脚下不觉加快了速度。可刚到教室门口,教室的灯却突然熄了,推开门,眼前的一幕让我始料未及:学生的课桌上都点着蜡烛,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 “祝—老—师—生—日—快—乐!”一股声浪向我袭来,然后全班同学面带笑容齐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哦,今天是我的生日。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我不禁深深自责:是我错怪他们了。我有点措手不及,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边回报学生以微笑:“谢谢!谢谢!”一边环顾教室,只见讲台上整齐地点着一圈红蜡烛,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旁边还放着一束百合花。黑版也被学生们装饰过,中间是“生日快乐”四个大字,字的周围还用几朵塑料花镶上了边,看上去朴素而有创意。在那一瞬间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我突然觉得我的学生是那么懂事,眼前这五十一张脸,仿佛就是五十一朵盛开的鲜花。
《生日快乐》歌在兴奋、激动、微笑中唱完了,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们又一下子每人手中同时“变”出了一张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一句祝福语,学生们纷纷向我拥来,将我围在中间,将他们的心意送给我,真让我应接不暇。这其中既有我私下严厉批评过的,也有我公开表扬过的,既有主动找我交心谈心的,也有我找来个别辅导的,但我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祝福都是由衷的。这突如其来的生日祝福仿佛让我感觉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老师,您今年多少岁啊?”不知是谁问了一句。我灵机一动,幽默劲儿又来了:“十八岁啊!”学生大笑,我也笑了,笑声挤满了整个教室。但我当时很纳闷:他们怎么会知道我的生日呢?后来我从自己女儿那里才知道他们是专门从我女儿那儿打听来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学生的举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惦记别人时其实别人也在惦记你,当你关心他人时其实他人也在关心你。关心他人,其实增加的是自己的幸福指数 。
然而,可能有更多的教师会说:“现在的老师一天到晚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培优辅差、个别聊谈、甚至还要调节学生之间的纠纷,尤其是班主任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恨不得把一颗心全掏给学生,可学生并没有感恩戴德,甚至视‘师’如仇,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横加指责,进行人身攻击。如此一个悲剧角色,有何幸福可言?幸福又从何而来?”
其实,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并不难,难的是作为教师能否放下师道尊严,真正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感情投资和情感激励,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热情。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做到“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努力学习,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目标。
一、全面关心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教师应当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想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情化解;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要真切的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从而激发强烈的亲情感与感恩心。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一旦相信、喜欢你,那么你说什么他都能听进去,并按要求去做。同时,在关心的过程中,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又要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存高远;还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和责任,从而在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中,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充分理解学生。教育心理学表明,理解可以给人以友善,给人以安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自主、自立意识增强,但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理解的需求显得极为强烈。因此,教师必须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才能取得相互间的理解。首先要做到相互信任,在坦诚相见中求理解。教师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必须信任学生,以诚相待,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收集学生的各种反映,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诚架设理解的桥梁;其次要主动接触,在细心观察中求理解,教师在教育中处于首席地位,为此必须主动的、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条件,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这样既能增强相互间的联系,又能在细心观察中了解学生所思、所求、所愿,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增进双方理解;最后还要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学生才能有话好讲,有言敢发。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缩小双方间的心理差距,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求得真诚的理解。
三,充分尊重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可焕发学生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信息灵通,思维活跃,对人生、理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他们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够得到成人的认同和尊重,但在思考过程中,也存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的所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逢迎迁就,听之任之,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该是“因人制宜,有疏有教”。首先,既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味认同,对学生进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偏差、问题和不足,不能顶真、斤斤计较,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师生关系对立、学生逆反情绪出现,但也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对缺点就放弃批评,无原则迁就,而应实事求是,予以恰当合理的评价,并提出纠正意见,督其改正。其次,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自我,不苛求他人对自己盲目尊重,始终保持谦虚态度,以此来博得人们的尊重。再次,既不压抑思考,又不放任自流,学生敢想敢为,勇于探索,是件好事,班主任不应滥加压制,堵塞思路,甚至代替思考,应当因人而宜,予以正确的诱导、教诲,使学生学会反思,及时修正自己的“蓝图”,纠正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
四、充分信任学生。对学生的志趣、权利、个性予以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他们保持欢快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理。但要注意对学生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简单器重上,更应关注学生良好品德、意志的磨练,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到:一要引导学生不失自信心理,正确评价自我。自信,是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前提,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加强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只要师生之间能永携”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之手,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敢于自我否定,放下架子,改变一些传统观念,大胆创新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就不是空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会不期而至。
远安一高 翟达金
上一篇:高二年级召开A班学生大会[ 11-13 ]
下一篇:和声音乐社招新[ 11-13 ]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鄂ICP备0500248号
联系电话:0717-3812164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祥路8号